微软(中国)公司山东办事处坐落在市南软件产业基地G3楼的四层。如果不加留意,MICROSOFT这块含金量十足的牌子,在这座入住率已达100%的研发楼内并不怎么显眼,其不算宽敞的办公场所似乎与其“身份”也有点不太相称。开发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并不看重企业的外表,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性工作上。毕竟,尽快融入软
件园,为园内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才是根本。
微软(中国)山东办事处是今年10月底落户的,这也是目前微软(中国)在我省设立的首家办事机构。其实,微软与青岛软件园的合作,早在去年便已开始。办事处经理张柯告诉记者,双方已携手推出“微软潜力发展计划”,除定期组织专题培训外,还搞起了微软开发者俱乐部,会员已达900多人。
作为首家落户软件园的国际知名企业,微软的到来掀起了青岛软件业国际化的高潮。紧接着,世界500强、日本最大软件企业富士通公司与海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手,确定进军车载物流开发领域;半个月前,另一家与微软齐名的国际软件大鳄IBM,也把它的Rational技术支持中心放在青岛软件园。
一连串令人目不暇接的落户、签约,成为今年青岛软件业最大的亮点。人们不禁要问:国际化究竟带来了什么?
国际化提升企业实力
在青岛软件园,高校软控是一家颇具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在轮胎制造信息化领域占据国内领先水平。高校软控起步之初,特别是在软件系统开发方面,走的是先引进、消化,后吸收、创新的路子。据说,当时他们在此方面一窍不通,请来日本普利斯通专家,帮助其开发应用软件,但后来,高校软控进步速度惊人。公司一位负责人说,如果当年没有高水平的引进,没有后来不断地自主创新,我们不可能后来居上。
在青岛软件园,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的接触交流,一批在应用软件领域拥有专长的企业迅速成长,还有不少企业与海尔、创迹、富士通等国内外软件企业结成联盟,从事软件产品开发,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据了解,为了提升开发质量,近些年园内企业开始争相申领软件国际通行证,目前通过CMM3级的达到6家,通过CMM2级的达到7家。
目前,青岛软件园内有15家企业与微软、IBM合作开展平台建设试点,80%的企业应用微软BETAONE、IBMRational平台,20多家企业围绕嵌入式软件与国内外公司形成紧密合作,这些都是国际化带来的新气象。
国际化推动平台建设
刘全是青岛软件园管理办公室公共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在他的办公室里,一场生动的多媒体演示告诉人们:日渐浓郁的国际化,为整个园区搭起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开发平台。“过去我们也有平台,但不够全面,也很不完善。对于企业来说,能否在一个高水平的平台上运行,直接决定着产品开发质量,甚至项目的成败。”刘全这样说。
软件开发,标准件是基础,就像生产流水线上的零部件,拿过来就用,不必再看其规格是否符合要求。但一直以来,我们的企业在开发时,常常要为这些标准件而发愁。比如一个打印模块,是各类开发中使用率最高的构件,但如果每次开发都要去搞,事必加大开发成本,而且不利于提高效率。而企业到资源库里找,往往又会担心其性能是否安全、是否侵犯知识产权等等。
刘全告诉记者:“现在好了。这些国际知名企业落户后,最大贡献就是为园区迅速搭建起国际高水平的平台。”像IBM的技术支持中心,是该公司旗下五大品牌之一,实行全天候服务,企业有问题可以随时进入平台询问,在线的都是国际一流开发专家,可及时提供答案。几万条问题还会被编入知识库,以后企业有同样问题到里面一下子就能找到。
微软(中国)公司不仅为园内企业提供平台服务,而且还决定投入600万元,在明年与软件园共同实施“企业整体提升计划”。业内人士认为,青岛软件园通过内引外联等方式,遵循“资源共享、上下联动、重在应用”的思路着力加强园区平台建设,其最实际的效果是,使众多中小企业告别了作坊式生产,逐步走向工厂化。而这,才是营造企业发展软环境的核心所在。
国际化加速人才培训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微软、IBM等公司落户后,极大地推动了我市软件人才集聚,人才瓶颈正在被打破。
过去有个现象:一方面每年高校、培训机构推出不少人才,一方面软件企业到处在招人,却很难招到适用人才。这是因为,学计算机和软件开发的学生,只有毕业后才可能接触到市场,虽然理论知识较强,但实际动手能力较差。
现在不同了,各高校在国际公司的支持下引入“第八学期”的概念,在学生毕业前,就有针对性地被教授实战性极强的市场案例,十几位专业人士组成的“专家组”轮流在各高校间走动,为培训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目前,科大、海大、理工大等信息工程学院均开展了这种“实训制”教学,既有利于提高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符合要求的国际化人才。
据悉,软件园通过与企业合作,还建立起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并于今年4月正式升格为国家软件人才网。截至目前,在这一平台上应用的企业用户达236家,每天提供24万条人才信息,国内29家软件产业基地都在利用这一平台的专业化服务。
青岛软件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坚之告诉记者,国际化、品牌化、标准化是我市软件业的方向。明年,青岛软件园将新引进德州仪器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大力培育、扶持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努力提高产业产值中纯软件收入,让软件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