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四化一加强”社区管理服务模式
市南区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本报讯近日,市南区就和谐社区建设出台了相关文件,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以“社区管理网格化、社区服务项目化、居民自治规范化、基础设施标准化,加强党对社区建设的领导”为内容的社区管理服务模式,
努力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
在社区管理网格化方面,市南区提出,进一步强化社区层面在社会管理和服务居民中的基础地位和平台作用,按照做实、做强社区的思路,建立居委会领导下的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原则上每500户居民设1名专职社区工作者。同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施以社区地域为基本单元的网格式管理。根据社区地域面积、楼宇多少、人口数量,确定每个人负责管理的区域,对区域内的管理目标和工作内容负全责。完善“条块结合、条专块统”的管理体制,派出所、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等派出机构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与街道或社区建立责任明确的例会协调制度。
在社区服务项目化方面,他们提出,按照统一规划、各负其责、社会参与、资源整合的原则,对与居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服务内容,包括政府机构提供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保障服务,经济组织提供的商业性便民利民服务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的家政、公益等低偿或无偿服务,实行分类式项目化管理。区政府要把发展社区服务项目纳入每年为民要办的实事,加强立项与审批,增加财政投入。围绕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保障服务,面向所有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积极发掘资源,鼓励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项目建设,扩大民间资本投入,开发项目,拓宽领域,满足各种层次的需求。
在居民自治规范化方面,市南区提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居民自治组织的自治活动,从制度和程序上进行有效引导、规范和保证,进一步扩大社区参与,畅通民情渠道,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居民群众在社区事务中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进一步明确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定位,落实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围绕扩大社区参与,逐步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自治制度,建立符合社区具体情况、在多数居民赞同基础上的自治章程和守则。
在基础设施标准化方面,市南区明确了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的面积标准,对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按照“示范”、“达标”、“基础”三个等级标准进行建设和管理。其中,“示范”标准的面积为300平方米以上,“达标”为100平方米,“基础”为60平方米。同时,该区将继续加大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整合资源,力争2006年所有社区达到60平方米以上,2007年所有社区达到100平方米以上。此外,该区将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按照办公区域、服务区域、活动区域的类别进行了划分,明确规定了社区用房的空间配置。
为加强党对社区建设的领导,市南区提出,着眼于组织覆盖,构建有利于社区党员分类管理、有利于组织领导、有利于开展活动,结构科学、覆盖全域的社区党的组织体制;着眼于工作覆盖,构建“条条联创”、“块块联建”、“党员联(企)户”覆盖全域的社区党建工作体系;着眼于制度覆盖,建立健全组织生活制度、工作责任制度、考核激励制度等,构建覆盖社区党建全领域的长效机制;着眼于影响力覆盖,切实增强党组织和党员的核心凝聚力。(本报记者姜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