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楼市,从“疯狂”走向“稳定”:年初房价如脱缰野马般疯涨;年中市场低迷,买卖双方暗中较劲拉锯博弈;接近年底,部分地区退房风起,楼价在涨幅持续下跌的基础上趋于平稳。
在政府强劲调控的缰绳之下,房价,这匹曾一度狂野不羁的烈马,终于在年底之前放慢了脚步。虽然发生在广州、深圳的逆市涨
价表明,这匹烈马的野性还远未根除,楼市调控依然任重道远,但这毕竟不能改变整个楼市逐渐“退烧”的大势。
从一路狂奔到稳步慢行
2004年底,京、沪、宁、杭等地的房价,已成野马脱缰之势,并成为2005年“两会”期间的热议话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采取措施“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
信号弹已发,楼市的狂热仍在升温。上海、北京等地“一天一个房价”,排队等号的队伍常常绵延几百米。通宵排队成为家常便饭,有人甚至搭起帐篷、背着睡袋打起“持久战”。北京东四环外的一家楼盘,2004年12月平均价还在5000元左右。到了2005年3月,已升至6500元,涨幅高达30%。
2005年3月,央行率先行动,宣布从3月17日起将不再对个人住房贷款实行优惠利率,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将与其他商业贷款一视同仁,执行同样的利率水平和同样的九成利率下限管理。但这“温柔一刀”并没有让房价回落,反而引发一片争议。直到4月底5月初,在“国八条”出台之后,才算掐住了房价疯涨的脖子。在北京,春季房展会还人流如织,夏季展会却门前冷落。一些会展商不得不采取车房联展,出现“楼盘不够车来凑”的尴尬局面。
在开发商捂盘待沽和消费者持币观望的博弈中,随着各地调控政策陆续出台,天平开始向消费者一方倾斜。特别是凄风苦雨的“金九银十”,让开发商的苦苦期盼成为泡影之后,更加速了倾斜的速度。在财务结算日益逼近的情况下,上海、武汉等地的许多开发商被迫推盘,辅以或明或暗的打折促销价格,企图抓住“年尾巴”以求得脱身。
尽管房价涨幅稳步回落,但购房者“持币待购”的心态并未减弱。
症状缓解 病根未除
房价涨幅开始回落,但普通百姓并不买账。记者在北京最近开幕的冬季房展会上了解到,多数人仍然认为房价太高,表示还要等待观望。
首先,结构性降价并不能缓解普通群众住房的刚性需求。高价房是拉动本轮房价增幅下降的主动力,但这种结构性降价却具有相当的“欺骗性”。业内人士称,高价房的消费群体中,投资者占相当比重。因此这种高价房价格增幅的下降,并不会让真正需要房子的普通百姓感到受益。在他们的眼中,房价仍然高不可及。
和大量商品房空置待降虚火对应的,是迫切需要住房的居民无钱购房。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0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12亿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空置面积6204万平方米。目前全国空置率已达到26%,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10%的警戒线。
其次,房价成本不透明,“水分”无从挤起。四川一位开发商说,房地产商公开的利润一般是8%-15%,实际上真正的利润都在25%以上。他说,开发一个项目,前前后后就要盖二三十个公章,每盖一个公章都要打点一番,还有许多不明不白的税外费。用来疏通关系的好处费几年算下来,大概占到楼盘总成本的2%或3%左右,有的甚至更高。
房地产是个完整的利益“生态链”,涉及到政府多个部门。高房价的利润被层层盘剥到各个利益集团的口袋之中。只针对开发商的调控行为,只能算成一本“糊涂账”,因为开发商只是这个“生态链”中的最后一环。这也是许多地方房价“成本清单”屡屡胎死腹中的主要原因。
第三,投资渠道单一。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到11月末,我国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3.85万亿元。和居高不下的居民储蓄存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股市长期低迷,百姓投资渠道狭窄。许多市民告诉记者,楼市虽然也有风险,但和股市比较起来,还是要安全得多。许多人仍然将楼市作为投资的主要考虑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