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青岛第一百盛公司积极参与“平安商场”创建活动,层层落实了各分店、楼层、部、室的安全责任,并加强对各部门“一把手”和广大员工的安全技能系统培训;青岛旅游学校全力创建“平安校园”,专门成立安全检查小组,每学期至少40次安全巡查,并专门引进心理教师建立“健心房”,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矫
正预防工作;青岛供电公司在“平安电力”创建中,拿出10.8万元开展创安宣传,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依法用电和维护电力设施的意识,震慑了涉电不法行为———这是我市创新开展平安行业规范化建设的几个镜头。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平安青岛建设要再推进、再落实的部署,我市各级各部门把创安措施在纵向上落实到街道(乡镇)、社区(村庄),在横向上把创安活动扩展到各行业、各系统,依托强大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网络并融合各行业的创安优势,在电力、医院、机关、学校、餐饮、市场、交通、旅游、出租等30多个行业深入开展了规范化行业平安创建活动,狠抓了行业内部治安综合治理措施的落实,形成了宽领域、广覆盖的行业创业新格局,各行业单位的自治自防能力明显提高,内部刑事治安案件和生产责任事故等大幅下降。
市综治委通过对各行业走访调研,与他们达成了平安创建共识,细化明确了各行业的规范化创安标准,并分头组织召开相关行业平安创建会议,作出具体部署。各级各有关部门迅速在本行业本单位进行创安动员,针对各自生产、流通、经营秩序等安全问题,贴近广大群众关注的衣、食、住、行、购等方面的安全需求,立足行业特点、发挥行业优势,通过精心打造各行各业的“小平安”来努力构建整个青岛的“大平安”。其中,在平安医院创建中,重点治理整顿医院周边秩序,严厉打击侵害医患人员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查处取缔游商浮贩、非法行医;在平安文化创建中,重点整顿和规范文化娱乐场所秩序,不间断地开展对网吧、洗浴中心等公共娱乐场所的专项整治,重点加大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打击力度;在平安金融创建中,重点加大金融单位的安全防范力度,特别重视加强金融单位内部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严厉打击洗钱、贷款诈骗、票据犯罪等涉及金融领域的犯罪活动。
在行业平安创建进程中,各行业致力于建立完善规范的创安工作运行机制。他们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与所在地综治委签订责任书,在行业内部则与每个处室、车间班组、岗位逐级签订责任书,健全各单位综治责任制度及重大矛盾隐患跟踪监控、督办制度,完善企业单位内部重点要害部位防范、易燃易爆化学品管理、门卫值班巡逻、消防交通安全、治安刑事案件报告、法制教育培训等制度,促进形成行业内部安全防范长效机制。
平安行业规范化建设一年来,已在促进各行业妥善化解矛盾纠纷、有效排除安全隐患、整治行业秩序、提高安全法制意识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市工商、旅游系统分别建立了消费、旅游矛盾纠纷和投诉三级受理网络,及时有效化解了大量纠纷和投诉,处结率达95%以上。水利、电力、燃气、市政公用等部门加大了对关系国计民生重点要害部位、设施的防护力度,制定完善了应对处置紧急事故的预案,确保了万无一失。(本报记者 戴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