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中信银行(管理篇)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逐渐开放的中国金融市场日益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为挑战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国内商业银行通过多种方式补充资本,提高抵御风险能力,不断积蓄竞争优势。但要想在一个国际化的市场环境中持续稳健发展,为股东创造更大
的价值,那么,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强化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内部管理能力则是我国商业银行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逐渐成为一家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途径。中信银行也不例外。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在今年年初的全国分行长会议上,以陈小宪行长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高瞻远瞩,以转变经营观念,树立“在严格的风险管理约束和资本约束下发展业务,追求风险拨备后的真实效益”的科学发展观,提出把总行逐步建成全行的科学决策中心、风险控制中心和严格管理中心的新思路,并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在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提高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上狠下功夫。
今年以来,该行着手进行修改银行章程、改组董事会并设立监事会等项工作,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据悉,该行目前已经完成了中信银行章程的修改工作,并且该章程已得到银监会的批准。新章程为该行建立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建立符合现代银行管理要求的公司治理结构奠定了基础。这标志着中信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此外,根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确定的内部控制目标,中信银行在制定内部控制政策、规范内部控制制度方面也卓有成效。今年以来,针对经营管理中的各个环节,重点查找和梳理了以前制度中的漏洞和风险点,重新修订、完善和制定了百余项重大制度和操作流程。新制定的规章制度内容涵盖银行业务的各个方面,使全行内部控制的完整性、有效性得到了显著改善。
在该行完善制度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从总行、分行到部门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定期会议制度是该行建立健全科学的集体决策机制的亮点。今年以来,该行通过建立制度将总行的重大决策和战略意图直接传达到一线员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全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信银行在健全激励机制方面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通过推行行级管理制度,建立全行统一的客户经理制,实行总行部门考评办法,在总行、分行和总行管理部门合力发展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了奖优罚劣的目标,为全行经营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强化风险管理机制
不断完善授信制度,推进授信流程改革是中信银行不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建立强有力的风险管理体系的根基。该行建立了“统一授信、统一风险评级、逐级管理、分级审批”的授信管理制度,以及以消化积累的问题贷款为目的推广实施的清收系统。这两个系统为中信银行优化信贷资产质量,控制各项风险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如果我们把这次推广实施的新授信流程与清收系统说成是中信银行信贷管理史上的一次跨越式进步,那么,构建全面、集中、垂直的风险管理体系则可看成是中信银行管理体制上的又一次“革命”。
2004年末,陈小宪行长上任伊始,中信银行借鉴现代商业银行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积极推进风险管理体制改革,确立了以“在严格风险管理约束和资本约束下发展业务,追求风险和效益最佳平衡,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为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相继在总、分行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风险管理部门,加大风险管理力度,开始构建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进入2005年后,尤其是在年初全国分行长会上推出的以集体审贷取消个人授权,实行“专业审查、集体审批、独立表决”的集体决策机制;规范授权管理;明确审贷分离制度,强调对信贷业务实行全过程控制;集中统一的授信管理;放款中心的独立管理;实行授信第一责任人制度;对分行授信业务审批权限实行弹性授权原则等为核心的9项具有中信特色的风险管理制度,应该说这是该行风险控制体制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是强化风险控制机制的重要信号。
为此,中信银行围绕“过滤风险,支持发展”主题,通过细分风险,把市场风险从其它风险中分离出来,由专业的团队来管理,而且在强化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调整信贷结构、加强风险监控、开发先进的风险计量技术,建设风险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在强化市场风险管理方面,成立了发展及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强化资产负债管理,进一步明确市场风险管理责任部门,将司库、利率汇率风险统一纳入专业团队进行管理。
在强化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面,不仅按照审贷分离的原则,优化授信流程,充分发挥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还取消了个人审批权限,建立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信用审批委员会和风险管理部信用审批委员会的三级风险决策机构的集体决策的、相互制衡的风险决策机制。
在调整信贷结构方面,充分发挥信贷政策对信贷投向的引导作用。实施优质行业和优质企业“双优战略”,围绕主流市场和主流客户,优化客户结构,建立有进有退的信贷政策,大力发展风险资产占用低、收益较高的业务。
在加强风险监控方面,重点加强关注类贷款的管理和监控,进一步加大风险预警提示,防止贷款集中度风险和关联风险,加大对违规贷款的清收和处理力度,强化了信贷检查制度和抽查复审制度。
在开发先进的风险计量技术方面,与国际著名评级公司合作,启动了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系统项目。这将使该行达到《新巴塞尔协议》初级内部评级法的技术要求。
在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考核机制方面,建立信贷管理第一责任人制和不良贷款一把手质询制,全面落实授信业务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强化风险主管对资产质量负责的职能,加大风险主管的交流力度,加强对风险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风险文化建设方面,注重在经营发展中“追求过滤掉风险的真实效益”,强调“客户经理第一责任人制”,培养一支“讲政治、懂业务、会管理、善配合、严律己”的干部队伍,以形成健康良好风险文化氛围。
提高内部管理能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案件呈现居高不下的态势。在这一背景下,近日,从中信银行传来消息,该行今年迄今没有发生一起金融案件,还成功地堵截了9起柜台诈骗案件,累计避免了4000余万元的资金风险。这不仅是中信银行扎实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成果,更是提升内部管理能力的最好诠释。
2005年,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充分调研会计柜台业务的风险现状、全面分析国内商业银行案件频发的内在根源的基础上,做出了以查找漏洞、堵塞漏洞、修订制度、整顿提高和监督检查为指导进行全面的会计柜台业务检查的重要决策。
历时半年,不仅有近300人次的投入,而且检查的范围覆盖了所有分行及异地支行的会计柜台,覆盖了案件易发的所有环节。
就在全行会计大检查刚刚结束之时,他们乘胜追击,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全行性信贷大检查。这次信贷大检查以“落实制度,揭示风险,强化管理”为目的,坚持“现场检查、现场整改、现场培训、现场提高”工作方针,重点检查全行各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分行信贷结构调整情况、分行权限内贷款资产质量情况,以及分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工作情况。此次分三批210余人次参加的历时3个月的信贷大检查,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人数之多也是该行建行以来的首次,表现出中信银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提高信贷管理水平的决心和信心。
一年来,中信银行还把调整稽核管理体制,强化内部稽核职能是作为今年加强内部管理的又一重要举措。不仅从业务管理与指导和考评上加强对分行稽核工作的垂直管理,还在加强稽核制度建设,规范稽核工作管理;加大稽核检查、整改监督和稽核查处力度;提高稽核覆盖面、稽核频率和稽核效率;提高人员素质、强化稽核力量;加强稽核工作交流,提高全行稽核工作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显著。
为督促各级管理人员切实重视操作风险防范工作,中信银行新一届领导班子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行推行操作风险和案件防范工作责任制,明确要求各分支机构一把手对本单位操作风险和案件防范工作负总责,层层组织签订《操作风险和案件防范工作责任书》。
不仅如此,为尽快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今9月,中信银行还与国际知名公司合作,启动了标志该行财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的财务管理系统项目。10月初,与国外一家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公司合作,启动了资产负债管理系统项目。同月,信贷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正式启动。
我们坚信,在不远的将来,中信银行秉承“承诺于中,至任于信”的理念,在加速内部管理进程,提升核心竞争力上,必将实现成为一家“资本充足、内控严密、风险量化、效益优良”现代商业银行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