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马爱国终年:54岁1月27日故去 马爱国是村民公认的“棉花通”。“这是去年的旧棉花,成色还不错,比较纯。”“这不是纯棉花,掺了棉丝,你看,对着太阳都反光。”不论谁家里买棉花之前,都喜欢先问问马爱国,他说好,村民才敢放心大胆地买。 &
nbsp;每年6月,马爱国就出门了,他告诉一块走村串乡的棉花贩子:“贩棉花也是打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哪个村的棉花成熟早,哪个村的棉桃个大,他要在棉花成熟前把十里八乡的情况摸一遍,而且趁这时候还可以和棉农交个朋友,“朋友多了好收棉,等丰收的时候谁有功夫和你闲扯。”马爱国对于自己的收棉花程序自有一套理论。 与马爱国打过交道的棉农都记得他的那面小铜锣,“他可真是个特别的贩子,别的贩子都是用喇叭喊话,他收棉花却敲锣,只要听到敲锣声,就知道是那个小个子棉花贩子来了。”妻子抱着马爱国的铜锣不肯放手,她觉得马爱国的魂留在了锣里,“原来他也用喇叭喊,发现这样棉农根本记不住你,后来他就想到敲锣,一次讲信用,下次棉农就专门等他的锣声,卖给老主顾省心。”在妻子眼中,马爱国虽然没有文化,但绝对是个聪明人。儿子的学费、女儿的嫁妆,都是马爱国从小铜锣里敲出来的。 日子刚刚好过,马爱国却倒下了,他患上脑血栓。马爱国躺在床上,昏迷着,不能说话,也不能动。十五天后,他终于醒过来,但整个右边身子都不能动,包括舌头。不能说话,对于一个生意人来说是多么痛苦,当时他的眼睛里全是绝望。但一个星期后,他就让妻子扶他起来,他要锻炼,他要走路,他要说话。锻炼累了,他就抱着铜锣发呆。妻子说能再敲着小锣收棉花是他锻炼的动力。接近一年,马爱国终于又能走路了,虽然走的不稳,虽然说的不清楚,但这对于一个脑血栓病人来说也算是奇迹。 两年后,马爱国的脑血栓再次发作。弥留时刻,他开始说胡话,“老刘、马头,别催我,马上就来。”老刘、马头是和他一块收棉花的贩子。许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