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国家进行了17次药品降价,降价药品千余种,而山东省城镇居民的人均药费支出今年又增长了15.9%……
药品一降价,回扣空间减少,医生随之减少或干脆不用“降价药”,于是便有了“药品一降价,便遇安乐死”……
每次药品降价后,大批同类新药随之涌现,一种药由48元降到12元后,厂家减少一半剂量
推出“新药”,价格竟卖到36元……
12月14日记者获悉,来自省城调队的一项调查显示,我省城镇居民人均药费支出由2001年的237.84元上升到2004年的265.87元,增幅为12%;今年1-11月份,我省城镇居民人均药费支出飙升到281.06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9%!
而今年9月,国家发改委宣布降低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平均降幅40%,最大降幅达63%,据测算,此次降价金额约40亿元。至此,自1998年以来,国家已进行17次药品降价,降价药品已达千余种。
药价虽然一降再降,百姓药费支出为何却在上升呢?连日来,记者对这一怪现象进行深入调查。
一位在药品流通领域打拼了十多年的经理透露,出现这种怪现象与“替代药品”泛滥有着直接关系。他说,每次药品降价后,市场上就会有大批同类的新药涌入,代替“降价药”使用,从而获得较高的价格。以治疗脑神经药品吡啦西坦氯化钠注射液为例,降价前该药48元/支(规格为8g),降价后为12元/支;然而没多久,该剂型药品便受到“冷遇”,生产厂家于是将该药剂型改为每支4g,剂型虽然减少了一半,但价格升到36元/支!“两种药品化学成分相同,生产厂家也相同,只是剂型不同而已”!
这名经理还透露,除了改变规格剂型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厂家变相寻找“替代品”。他告诉记者,像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噻圬钠都属于广谱抗菌药,国家将该药价格每支由三四十元降到10元左右后,生产厂家逐渐减少此类药品的生产,转而扩大生产另两种广谱抗菌药:头孢噻吩钠和头孢尼西钠,这两种药因为是“新药”,每支价格竟卖到130多元!“多年来,国家多次降低定价药品价格,但群众反映效果不大,厂家用同类‘新药’替代降价药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目前有的同类药品竟达数百甚至上千个产品,替代药品十分泛滥。”
为何会出现这种怪现象?采访中了解到,降价药品被新药取代,除了厂家的原因外,医院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据透露,受经济利益驱动,一些医生依靠开大处方吃药品回扣,然而不少药品大幅降价后,回扣空间减少,医生减少使用或干脆不用“降价药”。由于降价药在医院受到冷遇,厂家也“顺水推舟”减少此类药品生产,转而寻找替代品,这种因素也使得百姓难以享受到药品降价的实惠。
此外,“替代药品”频频上市,另一个原因是一些厂家钻了政策的空子。2001年《国家计委关于单独定价药品价格制定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如果企业生产经营列入政府定价范围的药品,其产品有效性和安全性明显优于或治疗周期和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其他企业生产的同种药品的,可以向定价部门申请单独定价。应当说,政府留出“单独定价”的口子,目的是为了鼓励厂家研发新产品,但个别厂家利用这种政策,频出替代品,因此各种“换汤不换药”的“新药”便利用改换包装、剂型、批号等手段重新上市,以此避开政府定价或降价。
一位从事药品批发多年的老板告诉记者,按程序药厂申请制定或调整药品价格,应向物价部门递交核准申请,内容包括建议定、调价格水平及依据,定、调价格对相关行业和消费者的影响以及与核准定、调价格相关的生产经营成本、产量产值等数据资料。但受人力、物力等因素制约,物价部门对成本的核算主要以厂家上报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很难再对这些数据进行详细调研。所以,替代药品价格是否“虚高”,也不会有人再去细问,最终吃亏的还是病人。
采访中省城一些医院管理者抱怨,目前国家调整价格的药品只占我国药品总量的1/10,覆盖面太小,如果扩大降价药品覆盖面,患者更能感受到药品降价带来的实惠。而一位药品经销商则不这样认为,“如果药品一降价就遭受冷遇,即使国家再降17次药价,百姓也难以得到实惠。”
业内人士指出,控制药费增长,一是作用于药品的供方市场,包括价格管制、规范利润率和引入竞争机制等;另一类是作用于药品的需方市场,包括促进药品的合理利用、限制药品过快更新和建立基本用药目录等。(记者王东)
责任编辑 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