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厨艺大赛
据报道,同济大学女子学院将从下学年起开始增设厨艺课、女红课等新课程。
学院有关人士表示,此举能让女子学院的女
生更“女人”,今后在家庭生活中更好地扮演好一个妻子、母亲的角色。
让女大学生学习烹饪和女红,目的是为了让女生更“女人”、更完美,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什么样的女性才是“完美女人”?当前,社会上普遍流行的一种标准是:容貌美丽,气质高雅,不但有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与男性同等的作用和功能,承担同等的社会责任,还能同时履行好传统女性角色,相夫教子的女子。
出得厅堂、下得厨房,既能“安外”又能“主内”,能够达到以上标准的女性确实称得上是“完美女人”了。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凭什么要求女性这样“完美”?给予女性如此之高的“社会期许”又出于何种心态?
在我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男权社会中,女性在家料理家务、侍奉丈夫、抚养子女,遵从“三从四德”,恪守贞洁从一而终,完全依附于男性而生存。这种生存状态,对于社会来说,是畸形的;对于女性来讲,意味着极度不公。由此而长期剥夺和抹杀了女性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发挥智慧造福社会的机会。社会文明进步到了今天,男尊女卑的时代自然一去不返,然而,如今我们既要女性作为一个社会人凭借出色的工作来获取男性的尊重,又要盼望女性兼备贤惠、温柔的传统女性形象来得到另外一种认可,太过苛求了。
“完美女人”折射性别教育不足
同济大学女子学院将从下学年起增设厨艺课、女红课等一系列女子特色新课程。学院有关人士表示,此举能让女子学院的女生更“女人”,在今后家庭生活中更好地扮演好一个妻子、母亲的角色,其目标是培养“完美女人”(据12月13日《新闻晨报》报道)。
正是性别教育长期的缺失,才让培养有事业心、能够做好妻子和母亲的教育成为“特色”。而这种教育应当是一种常态,因为教育是育人的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讲,育人包括“育男人”和“育女人”,不分男女都实行清一色的教育,显然不是完整的教育。
女子教育本应当是中国教育的拿手好戏。女子教育使用的教材,近代有“主教材”《女儿经》《女四书》等,还有顺治陆圻的《新妇谱》、康熙蓝鼎元的《女学》等辅助读物。这些以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为灵魂的教材虽然束缚了女子,但毕竟还算有“专业教材”。而今天咱们有拿得出手的女子教材吗?有系统的为公众接受的女子教育思想吗?无论是教育专家,还是普通受教育的女子,恐怕对此都将无言以对。
男子教育更不容乐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能长期以来的中国教育就是一种“男子教育”,但那是功利教育,不是性别教育。别的不说,单说男性成长的某些生理、性格等方面的教育,是不是在教育内容和过程中体现出来了?显然没有。
我们不能局限于“完美女人”的教育,更要看到性别教育的不足和紧迫性,更要有意识地扮演好教育的角色,就像女子要扮演好职员、妻子、母亲的角色一样。
在外辛辛苦苦工作,回到家还要任劳任怨地当一个家庭主妇和贤妻良母,这样的道德期许是女性不可承受之重。从本质上说,这仍然是一种无形的歧视——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进厨房”仍然是女性的“专利”。
社会的现实价值观念总是多元的,而且具有短期性、易变性等特征,但大学的价值观念由于受文化和历史沉淀的影响,具备摆脱短期功利狭隘性的特质,因此它可以制衡社会负价值的发展,担当起引领主流价值的作用。
作为大学,把烹饪和女红等相关“手艺”纳入女大学生学习课程之列,原本可以作为现有教育内容的补充,值得称道;但如果是致力于培养“完美女人”而为之,就等同于变相助长此种处于模糊层面的社会歧视,有违大学精神。
责任编辑 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