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女生性调查回击网络传言
最近有报载,北京外国语大学女生大学期间的性行为率仅为11.5%。刚
看见这个数字的时候,觉得这记者还真是无聊:这事也值得浪费版面进行宣传?仔细一看才明白,原来这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女生为了回击社会以及网络中关于女大学生处女率的流言而做的一次调查工作,该流言中说道,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女生处女率为15.86%。按照做调查的学生的说法,这是对于流言的“坚定回击”。
北外女生性调查回击网络传言
关于处女率这种问题没办法评论。记得前些时候,某调查机构在调查中国人的性伴侣情况时,发现平均每个中国人有19个性伴侣之多。任何有常识的人都能从这个数字上看出来,该数据完全属于扯淡。所以,关于这种调查的准确度与有效性一般来说不评论比较好。
但这事确实比较有意思。这个意思不是在于大学里到底剩下了多少处女,而是在这个日见开放的社会中,还有人真把这个当做个话题。传播流言的人自然是比较下作,毕竟这数据不属于权威数据,而且把目光盯在女大学生的性问题上,着实是件无聊兼无耻的事。“坚定回击”的人士要好一点,但也没好到哪里去。在她们的潜意识里,也还有着“性关系可耻”的传统基因,否则就不能解释这么“坚定回击”其动机何在了。
处女情结这东西早就有学者进行过论述。一般来说,这种情结起源于父权社会的兴起。道理很简单,父权社会兴起的过程就是男人开始掌控社会资源并保证自己资源最大化的过程。由于生理上面令人遗憾的先天限制,男人是不能生孩子的。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说,一个男人要是养育的后代不是自己的基因产物,当然是件很不合算的事情。女人可以确定孩子是不是自己的,而男人对这个确定性当然就差了一些。所以,在父权社会开始形成的时候,是否处女就成为了一种最经济的解决方式。这么说吧,我们这里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对这个方面的关注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到了现代社会,男女平权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当年风起云涌的女权运动就是借着解放女性身体名义来进行的,至今在大多数的国家里,女性已经在社会权利与人身权利上得到了与男性相同的地位。
而这件事正好与追求个体解放的女权运动相反,这些女大学生自己要证明这种带有鲜明父权印记的思想观念的合理性。自己调查处女率并把这个具有很高比例的数据作为一种骄傲的基础,还真是辜负了那么多女权主义者前赴后继的艰辛。往自己脖子上套枷锁、并且把这种枷锁当做钻石项链的行为,实在让人不是很能理解。
最奇怪的是,一边是教育部取消了大学生禁止结婚的禁令,一边是对于处女率的关注度如此之高。套个最恶俗的说法,这还真是一道“风景”。一个具有多年传统父权思想的国度已经开始了变化,而最应该走在时代前面的大学生们,倒颇有了点文化保守主义的样子。本来应该是法律规定走在风俗转变之后,由社会文化的变迁来改变相关规定。这下倒好,整个事情被颠倒过来了。
说白了,处女率调查未必是坏事,社会学调查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一旦把这种调查的结果当做武器来反击某些不实的流言,就只能看出“皮袍下的小”来。你们自己都这么在意这个处女情结,别人能不在意吗?下一次流言的基础,就已经在你们的这种在意与调查中产生了。
对付这种流言其实发表一个声明就可以了,声明上面就写四个大字:关你屁事。
我来说两句》》》》
青岛新闻网教育频道全新改版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进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