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亓行长说话的音调有些僵硬,就知道他给冻得不善。不过,我在感动之余又很有些诧异。独身一人在寒冷的黑暗中挨冻只为等候迎接我们,似乎没有这个必要;而这个人却是行长本人,这似乎又与
他的身份不大符合。那会儿手机还很罕见,而且一路上没见谁有电话联系,亓行长无法提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到达,由此能判断出他在路口已经等候了相当长时间,而这只能解释为他极为重视我们的到来。    宾馆的情形更充分地体现了这种重视的程度。我们每人住一个大套间,会客厅里一圈真皮沙发,茶几上堆满各色水果、饮料、小吃等。坐了一屋的人,大家简单地寒暄着。
   亓行长不无歉意地说:“这是市里最高级的宾馆,不知你们会不会满意。”我只能说住得太好了,表示感谢。这次接待的规格和我以前到这一带出差的反差太大。亓行长再次表示,这次破案,他的任务就是当好后勤部长,生活上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出来,一定会让我们满意的。这时,我比较仔细地打量了一下这位行长:约50岁左右的样子,个子不高,略微
   谢顶,胡茬浓密,不胖不瘦,外貌稳重老成,又透着精明,说话爽快,无论坐着还是站着身板挺得笔直。后来知道,亓行长是从部队转业的营职干部,年龄还不到45岁。
   第二天,我们先去看城关支行的开票柜台、提款的储蓄所等,然后回来研究案情。亓行长等几个银行的人都来了,他们也是查账工作组成员。我们开始问到开票的工作环节都有哪些,章会计的表现,他为什么不承认,以前有无此类情况,等等。这时,亓行长不断地提出一些有关测试的问题,似乎是对测试的科学性不大相信,进而又认为不测试也能破案。我这会儿明显感到了由单位出钱办案所受到的那种微妙影响,但我没和亓行长纠缠,提出不能只测章会计一人,应和公安局协调,也要测那两个提款人。同时提出要找一间暖和些的屋子,接受测试的人都要吃饱、休息好了。
   这时,亓行长出了屋,走廊里隐约传来压低嗓音的说话声,似乎在打电话。但我没有在意,以为人家是有自己的事。
   接着开始研究出题。那时,我们已彻底突破了美国准绳方法的15道题编题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应用多种方法来编制测试题。这种综合编题法是我们经过许多次的实测摸索出来的,它需要测试人员具备较高的心理学、侦查学等方面的专业素质,但效果极佳。根据不同案情的需要,测试题的数量一般在四五十道。
   18世纪时的心理学实验已经证明,人的注意力、记忆、认知等活动能保持30分钟以上才会逐渐疲劳,儿童要短些,成人则长些。所以,一般上课都是45分钟或50分钟一堂,然后休息10分钟,这样制定上课的时间长度是有心理学实验依据的,在疲劳时休息放松一下,有利于继续学习。我们测试提问,每道题约25秒钟,即使五十多道题,测试一次也不超过30分钟,因而是符合心理科学的,受测人完全能够承受。
   考虑到案子发生在内部,有必要把所有的可能性扫描一下,于是拟了一道这样的题:从银行里拿钱的事,行里有人指使吗?/是一般工作人员吗?/是副所长吗?/是所长吗?/是副行长吗?/是行长吗?/是书记吗?
   此言一出,不知什么时候回到屋里来的亓行长坚决表示反对,他手里握着个大哥大手机,一本正经,表情严肃,甚至有些恼怒:“这样的题不能用!这不是把所有人都怀疑进去了!怎么能搞怀疑一切呢?”
   我跟他解释说不是这么回事,这是针对提款人的提问,本身没有任何倾向性。但亓行长仍是一脸的愤懑,很用劲地吸着烟卷。任我怎么解释他根本不理会,就是不同意,还以工作组成员身份郑重要求考虑他的意见,认为那样“会直接影响领导的名誉”。那会儿人们还不大懂得在“名誉”后边加上一个“权”字。
   亓行长这么一阻拦,我就有所警觉了,案子没破之前任何可能性都不好轻易排除,我提出要大家先把出题停下来,有些事还得再商量商量。亓行长便又出了房间去压低声音打电话。
   我对新华、祖丰说:“咱们得躲个地方出题了。”女副检察长说:“不用,这儿都是自己人,有什么话都可以说。”我也不好再坚持,就继续编题,然后就议论先测谁后测谁。这期间,亓行长仍是不断地进出房间,在走廊里用手机通电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