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美在珠江新城“驻地”收拾着她的家当。 谭伟山 摄
瞒儿行乞三年供子读书 43岁的贵州凯里妇女李成美流浪广州两月,儿子
三年没见过妈
43岁的贵州凯里妇女李成美每天穿行在广州的车流人海中,乞讨、捡垃圾,前天她把两个月来攒下的707元钱寄回在老家读高二的儿子后已身无分文。
杨金光,贵州凯里第八中学的高二学生,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虽然接到过很多次妈妈从不同地方汇来的钱、打来的电话,但不见妈妈的面已经三年了。前天,妈妈电话里告诉他,自己在广州的一家大酒店里洗碗帮工,过得挺好。
12月6日,一个偶然的机会,本报记者目睹了李成美一天内的主要生活状态,而他的儿子在电话那头说着自己的故事……
镜头一
时间:上午6:30-7:00
地点:广州珠江新城、贵州凯里
12月6日,广州入冬以来最为寒冷的一天。寒风凛冽,室外温度不到7摄氏度。
上午6:30,珠江新城金穗路上废弃建筑工地一流浪部落的“驻地”,缩在草垛里过夜的李成美“起床”了。怀里3岁大的养女杨妹妹仍睡得香,黑黑的小鼻子上还沾着鼻涕。和衣而睡的李成美轻手轻脚地挪出被她称成睡袋的大编织袋,打点行头准备一天的“工作”。
所谓的行头,就是一只用来装垃圾的袋、一条用来背女儿的带子、一只用来乞讨的碗。前一天,她把两个多月来在广州捡拾垃圾、乞讨攒下的707块钱全部寄回在贵州上学的儿子杨金光,现在已身无分文。被拍醒的女儿张嘴向妈妈要吃的,李成美用手从头天晚上煮菜的锅里刮了几条剩下的粉丝,塞进了孩子嘴里。
上午7:00,李成美提上大编织袋、背上女儿,朝草丛外远处的广州大道走去。
同一日的上午6:30,贵州省凯里市第八中学高二(5)班集体宿舍,李成美的大儿子、20岁的杨金光已经起床开始早读。同宿舍的张帮能在电话里介绍说,杨金光是他们中最刻苦的,成绩一直排在班里前五名。
杨金光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已经3年没有见到妈妈李成美了。虽然前前后后接到过很多次妈妈从不同地方汇来的钱、打来的电话,但是他对于妈妈的生活一无所知。“前一天给我寄钱时,妈妈电话里说她在广州的一家大酒店里洗碗帮工,过得挺好。”
镜头二
时间:上午7:30
地点:广州冼村公交车站
上午7:30,李成美出现在了广州天河的冼村公交车站。准备先向路人行乞。
李成美今年43岁,苗乡贵州凯里市的三棵树镇柏新村人。结伴行乞的同乡李长久说,李的丈夫8年前上山砍柴时意外从树上摔下,因为家里没钱耽误了治疗42岁就去世了。作为两个孩子的唯一亲人,李成美没有选择再嫁。
李成美一个人侍弄起家里的五分水田和五分旱地。大儿子杨金光升初中考上了凯里市六中的希望班,被减免了全部学费,小儿子杨金林在柏新村小学读书。虽然贫苦,但是李成美勉强支撑得住。可三年前,杨金光考上了高中。高昂的学费让这个家庭难以负担。杨金光说:“一年学费1800元,住宿费200元,杂费280元,吃饭一天也要五六块钱。”面对因为没有学费曾两次辍学的大儿子,40岁的李成美决定第一次离开家门——外出打工。
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李成美首先到了长沙,找工作处处碰壁,无奈之下,她选择捡垃圾、乞讨为儿子筹措学费。
广州冼村车站。过往行人行色匆匆,背着女儿的李成美在人群中来回穿梭,伸手、伸手,哀求、哀求……终于一个衣着光鲜的女子在她的破碗里投下了一个一元钢镚,已经醒来的女儿在背上朝女子抱手作揖。杨妹妹,是李成美2002年在长沙流浪时的意外收获。
妙(音)曾和李成美一起到过湖南讨生活,说起李成美,她竖起了大拇指。“好人!”三年前,一个女婴在长沙街头奄奄一息,很多人围观却只有李成美将她抱起。“她自己都那么穷,还要养两个孩子。”李成美还记得当时的情景,比画着说,“她当时特别小,而且身体很差,我养了她,现在身体好了。”趴在妈妈背上的杨妹妹小脸嘟嘟,可能由于营养不良,脸色略显苍白,个头矮小了些,但很机灵颇讨人喜欢。
镜头三
时间:上午8:30
地点:广州珠江新城
上午8:30,上班的人流渐少。李成美来到冼村肉菜市场,她小心翼翼地把早上乞讨来的收入——共6块7毛钱放进了胸前贴身挂的一个小黑布袋。“运气不错”,李成美拍了下身后的女儿,“晚上吃肉。”杨妹妹咧着嘴“咯咯”笑起来。
在市场的垃圾桶里,李成美找到了一些被丢弃的猪油渣、碎豆芽、碎菜叶子,还有边上小饭店丢弃的一点剩菜和米饭。每天下午4点,她和李长久、妙等几人一起回到“驻地”做大锅饭,一天一顿。边捡吃的,李成美边搜罗着地上的垃圾,一个角落也不放过。一会儿工夫,几个纸盒和可乐瓶被她塞到大编织袋子里。
镜头四
时间:中午12:00
地点:广州珠江新城、贵州凯里
中午12:00杨金光所在学校的食堂准时开饭。他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吃了点青菜、酸菜带点肉丝,花去了2块7。“妈妈老让我吃好点。”但是杨金光的节俭在班里还是非常有名。
当了杨金光初中三年班主任的凯里六中王海前老师,至今还记得这个朴素勤奋的学生。“他特别懂事!”王老师说,杨金光担任希望班的班长时,曾组织同学上街卖报。利用整整两个月周日的时间,同学们赚了1000元钱。很多同学建议将钱分了,杨金光和另外几个孩子却不同意。最后,在杨金光的组织下,都是贫困生的希望班学生用这1000元资助了三棵树镇更加贫困的10个学生入学。
王老师在电话里有点遗憾:“杨金光家困难,可是凯里贫困生很多,高中学费减免不了,我没能帮上什么忙。”同学张帮能说,每周杨金光都要回家帮12岁的弟弟挑水、做家务。
中午12点,走了一上午的李成美来到石牌附近,坐在一个市场门口的台阶上。“广州大,垃圾比长沙多多了。”对于上午的收获,李成美比较满意。“就是一个面子,要他们有出息。我辛苦点没事,他们要念大学的。”记者问想让儿子上什么大学,李成美愣了一会,“听说清华好”,但是马上说,“要看他考不考得上。”
杨金光电话里说,去年一次与妈妈通电话时,他曾要妈妈回家,自己出门赚钱。但是被妈妈哭着拒绝了。杨金光放暑假后一个人跑到长沙找妈妈。“找了一个月,没有找到。”杨金光一边当搬运工赚钱,一边一家家饭店地寻找,但是一直没有见到妈妈,“我将来想考军校,一方面是不用妈妈再操心了,一方面可以为有困难的人做点事”。
尾声
昨天下午,记者在珠江新城金穗路“驻地”再次见到李成美。李成美笑着说,头天讨了14块,捡垃圾换了6块多,很不错。记者转达了杨金光要跟妈妈说的话:多注意身体不要过分劳累,抽时间给兄弟俩打个电话,过年早点回家。寒风中,李成美手掩着面背过身去,头上黑色的苗巾在寒风中不住地颤抖。
本报记者 周炯
责任编辑:林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