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兖矿集团煤化公司总工程师韩梅今天首次向本报记者独家披露,兖矿煤炼油技术研发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万吨级低温费托合成中试装置前不久已通过评审。百万吨级的工业化示范装置将于明年启动。
据悉,兖矿集团煤化公司承担的煤间接炼油研究已向国家申
报了16项专利,目前已有8项获得国家专利局授权生效。
兖矿集团的煤炼油就是将煤加压气化后,分解出一氧化碳和氢气,然后再用有效气,合成汽油和柴油。据介绍,煤变油目前在国际上有两种方式:一是煤直接炼油,二是间接炼油。1999年,兖矿决定走自主研发的道路。企业为引进高层技术研发人才,在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自己投资近亿元,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温费托合成核心技术。专家委员会的评审结论是,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兖矿集团副总经理、煤化公司总经理张鸣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兖矿百万吨级煤炼油工业化示范装置的可研报告已经完成,位于西北某省的煤炼油厂址也已经选定,只要通过国家核准,项目两年内就可投产。“约四吨煤就可出一吨油,按照国际煤炭和石油的价格比,只要国际油价不低于23美元一桶,煤炼油就有十分美好的前景。”他表示。而目前,国际油价已经在每桶50美元以上驻足了两年多。
万吨级煤炼油中试的完成以及百万吨级工业化示范装置的展开,标志着兖矿开始由单一的煤炭生产企业向大型能源化工型企业转变。对于山东着力发展的煤化工行业来说,则标志着煤炭和化工两种行业间界限的打破。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审视,煤变油技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后,将对改变我国“富煤少油”的能源格局,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煤变油技术的突破,就可以将煤化工产品向石油化工产品方向发展,进一步生产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兖矿集团煤化公司综合处处长李宗利说。按照我国目前的研发水平,烯烃类石油化工的下游产品多达两三千种,而每一个新品的衍生,就是附加值的一次大提升。(完)(记者 张思凯 通讯员 张大华 陈伟)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