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投产的3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将担负起发电、供热、环保重任——— 三号机组的三项使命 本报记者 林刚
在全国各地用电普遍趋紧的冬季用电高峰里,在建设2008“绿色奥运”这一目标的映衬下,华电青岛发电公司二期扩建首台30万千瓦热电联产工程———3号机组
顺利投产发电,意义非同寻常。 华电青岛发电公司总经理王文琦介绍,3号机组2003年9月17日开工建设,截至今年11月9日安全施工783天,整个工程的工期、安全、质量、造价均处于良好受控状态。11月9日,3号机组锅炉一次点火成功,开始进入机组整套试运阶段;11月30日,3号机组实现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一次成功,各项指标均达到全国同类型机组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该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实际上,自11月9日试运行的那一刻起,3号机组就已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肩负起发电、供热、环保三项使命。
第一项使命是发电。由于电力供应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大部分省市都闹起了“电荒”。青岛算是电力较为充足的城市,但每到用电高峰期也采取“错时避峰”等办法调配用电。即使如此,我市自2002年开始拉闸限电,尤其是2004年夏季,在限电15至20万千瓦的情况下,我市最高用电负荷仍高达251万千瓦。而根据预测,今年我市最高用电负荷将达到300万千瓦。目前,我市拥有华电青岛发电公司和黄岛发电厂两座大型发电厂,在3号机组投产发电以前,总装机容量为133万千瓦,其余电力全部依靠山东电网输送。
3号机组投产发电后,我市的供电局面则大为改观。华电青岛发电公司原有两台30万千瓦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66万千瓦。3号机组横空出世后,该公司的总装机容量猛增到96万千瓦,我市两座大型发电厂的总装容量达到163万千瓦,青岛电网对山东电网的依赖大大减轻。据市经济运行局电力处监测,在3号机组11月9日开始试运行后,我市冬季用电高峰的压力明显减轻。
第二项使命是供热。近年来,我市的城市集中供热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较晚,我市在集中供热上仍十分滞后。据国家建设部统计,2003年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供热城市热化率平均达到29.1%,1998年济南、烟台、淄博的热化率分别超过29%、34%、21%,而青岛市内四区的热化率今年才达到21%左右。
两台30万千瓦热电联产工程的投产,将使我市以迅疾的速度“热”起来。华电青岛发电公司原先对外供热能力仅为260吨/小时,两台30万千瓦热电联产工程建成投产后,供热能力将达到每小时800吨,将向我市四方区、市北区以及沿海一线供热,最大输送距离达到13.8公里,可形成采暖面积1114万平方米的能力,使我市的热化率由21%提高到36%。据悉,3号机组的供热配套设施正加紧建设,明年将实现供热。
第三项使命是环保。为迎接2008年奥帆赛,我市明确提出了打造“绿色奥运”的口号,而华电青岛发电公司二期扩建两台30万千瓦热电联产工程,就是我市迎接2008年“绿色奥运”的重要项目。
华电青岛发电公司副总经理刘克军告诉记者,两台30万千瓦大型热电联产机组均采用高效静电除尘器和烟气海水脱硫装置,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4万吨,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可减少90%以上,烟尘、二氧化硫排放量将分别减少6200吨、4459吨。同时,两台机组建成投运后,可以停运我市59台低效小锅炉,拔掉市区和前海一线的烟囱29根。青岛市区的大气环境,将因此变得更为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