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十五”期间青岛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比作一曲稳健而不失激越的交响,那么即将开启的“十一五”大幕将是一条百舸争流的大河。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大城市框架的逐步构建,“十一五”都将是我市一个全新的发展期。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这一期间我市将以实现科学发展为主线,
以实施“五大战略”、培植“五大新兴产业”、发展“五大组团”、构建“五大体系”这四个方面
的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快推进全国重点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特色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三件大事”和循环经济、集群发展等“十项重点工作”,积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和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大框架,全面打造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社会事业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协调发展、城市特色突出、城市形象良好、城市竞争力强的大青岛。
实施“五大战略”: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
一是实施自主研发创新战略。自主创新能力是经济发展的内源活力。“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加强研发中心建设,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发展高新技术;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激励机制;延伸产业链条,扶持核心企业;形成科技拉动、配套支撑、集群发展的先导优势。就此,未来5年,我市将围绕电子信息等一些关键的高技术领域实施自主创新工程,在轨道交通设备等装备制造业领域实现自主开发,在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实现技术进步。同时,鼓励和引导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及产品的研发,增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另外,通过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把青岛建成全国最具科技创新活力的特色区域之一。
二是实施城市大框架布局战略。主要是围绕国际大城市框架的构建,积极推进“三点布局”的建设,跃升中心城区势能。未来5年,我市将竣通城市滨海大道(滨海公路),加快两翼发展。同时通过建设组团城区,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三是实施特色优势培植战略。主要是加快空港建设,实现开放新飞跃;壮大港口、旅游、海洋三大特色经济,推动规模扩张和产业升级;培植大企业,鼓励裂变扩张、跨国经营;培植知名品牌,发展品牌经济。
借助"区港联动"试点的机遇,"十一五"末青岛港争取成为东北亚集装箱干线港、国际中转港、中国北方区域性大宗散货枢纽港,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港口集群建设、临港工业发展也将有一个大的飞跃。流亭机场经过5年的建设,将成为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国际空港。通过奥帆赛的举办和一大批高端旅游大项目的建设和产品开发,我市的海滨城市和奥运城市特色将更加突出,旅游业总收入也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通过实施大企业和品牌培植工程,使一批企业成为年销售收入过千亿、百亿、50亿的特大企业和"巨人"、"小巨人"企业,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数量实现几倍的增长。
四是实施城市文化提升战略。主要内容包括:发展精品文化,凝炼文化特色;发展文化产业,扩大文化影响;完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引进高端人才,构建人才高地;弘扬城市精神,涵养文明风气。
未来5年,我市将在成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基础上,通过青岛大剧院等一批文化艺术大项目和一批文化场馆的建设以及文化精品工程的创建、重大文化节庆活动的举办,打造出"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和"影视之城"三大文化品牌。
五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主要内容包括: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节约利用资源,提高承载能力;适度开发资源,维护城市风貌。
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未来5年,借助生态市的建设,我市将加快实施湿地、自然保护区等一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生态恢复,加快城乡绿化步伐,增加老市区绿地面积,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同时,通过流域污染、大气污染的治理和固体废物管理处置等举措,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
培植"五大新兴产业":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未来5年,我市将积极培植科技含量大、附加值高、资源耗用低、环境污染小的新兴产业,使之成为"十一五"后期乃至"十二五"期间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高端电子产品、高档智能化家电产品、精密仪器、光机电一体化设备、相关关键元器件生产制造。
二是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汽车、造船、电气、机车车辆、海洋工程、环保设备、医疗器械、海水淡化等重要装备及关键设备生产制造。
三是生物工程、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海洋及生物制药、纳米材料、膜材料、新型建材、高能电池等生产制造;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四是创意产业。重点发展成套装备研发、建筑设计、软件开发、影视广告传媒、公司总部、贸易和投资展会、国际国内大型会议、文化体育重要赛事活动、咨询服务等。
五是临港物流服务业。重点发展海港、空港及陆路的国际国内物流、第三方物流及其他配套服务业。
据了解,在发展这五大新兴产业方面,我市已经积累了一批投资过亿的大项目,具备了发展的优势。
发展"五大组团":构建现代化国际城市
城市组团的快速推进事关我市"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式发展"构建大城市框架的成功与否。目前,滨海大道北线施工进程较快,南线已获得批准,跨海大桥已开工建设,剩下的问题就是围绕"一线展开",迅速启动"组团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加快鳌山、胶南、琅琊、红岛、田横组团的开发建设速度,按照高水平规划、基础设施先行、大项目带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明确其产业布局结构,落实相关的建设项目,有序开发、加快推进,同时完成组团城区主体框架的布局建设,发挥产业集聚、人口集中、辐射带动等功能,加快城市框架体系建设进程,将五大组团新城区打造成构造新的产业体系、整合滨海旅游资源、合理引导人口集中和城镇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特色区。特别是即墨、胶南、黄岛组团中的鳌山、温泉、凤凰岛,未来5年中将加快建设步伐,迅速见到形象进度。崂山和即墨东端将成为我市城市建设中最大的亮点,这些区域也将加快建设、提高水平,进一步提升人口集聚速度,增强城市功能。
构建"五大体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在社会发展方面,未来5年我市将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全力建设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能源资源支撑体系,公平、公正的社会分配体系,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精简、高效、廉洁的政府运转体系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体系等五大公共体系。
基于此,未来5年,我市将通过建立循环经济的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园区、建立循环经济型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等措施建立起循环经济型的产业体系,通过大力开展节约用水、集约利用土地和海域资源、节约利用能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强化全社会的节约意识等节约活动,建立起全社会的资源节约体系。
未来5年,通过节能、节水、园区生态化改造、清洁生产、清洁能源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生态物流、海水淡化、海水热泵、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秸秆发电、风力发电、中水利用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我市将建起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一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一批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一批绿色建筑和绿色社区,一批节能、节水、节地示范工程,一批政府扶持和鼓励使用的绿色产品,一批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工程,一批废弃物处置和回收利用项目,在全市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能源的节约利用。
与此同时,我市将通过推进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全面实施"阳光救助工程"等举措,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事业和保障体系,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站在2006年的门口,我们可以预见,这一面向未来的精心谋划将会全面激发广大城乡人民干事创业的激情,它将生动地诠释出大青岛千帆竞发的蓬勃景象,大青岛也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向世界演绎出华章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