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大学生“工作还没找,心中思跳槽”———不良择业心态酿苦酒
随着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高峰的来临,毕业生们在就业心态上是否已经做好准备了呢?昨天,记者在海大、青大、青科大、理工大4所大学做了一个相关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80名
准备就业的毕业生中,竟有52位持有“先找工作干着,等有好单位再跳槽”的心态。
跳槽是精英行为?
“跳槽换位,身价翻倍”、“一年一小跳,三年一大跳,五年不用跳”、“跳槽是天才,吃槽是人才,趴槽是蠢才”……一些受访者对这些流行语耳熟能详,并不自觉地受到影响。许多应届毕业生并没有将跳槽看作是一种无奈,而是当作一种“精英行为”,认为这是成功人士的必经之路。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学院的高姓同学给记者列出自己的职业规划:首先找个网络公司落脚,摸清IT行业中哪家单位最具发展潜力,然后跳槽到该单位,在该单位接受正规职业培训,理清IT行业的整体发展动向,然后再跳出来做自己的老板。他说,这个过程大约需要5到8年的时间。
除了丰富自己的职业阅历、抬高自己的身价,一些对“先找个工作干着,再伺机跳槽”持赞成态度的毕业生还有“先留住户口”、“准备来年考研深造”等不同的打算。
企业出招应变
一些招聘单位对大学生们的这种心态,早有防范。承鸣机械有限公司的庄经理说:“没有谁会愿意将一名辛苦培养出来的职业经理人拱手让给竞争对手的。”这其实是一种职业道德和个人品行问题,但由于在短期内无法对应聘者的道德操守进行正确评估,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单位还是希望招一些现成的职业经理人,拿来就用,既可以省出培训费用,也不会打乱单位的用人计划。
天鸿文化传播公司的田经理则认为,现在的应届毕业生比较浮躁,没有将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有些同学甚至还将第一份工作当作职业跳板,这让用人单位望而却步。
据一家精密仪器生产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介绍,去年该公司接收研究生10人,5个人未报到,签约本科生12人,3人违约,2人之后便一直没有消息,违约率达到了25%。
不良心态酿苦酒
就业压力让一些高校就业部门为了追求高就业率,对“先就业,再择业”推波助澜。用人单位和应届毕业生之间产生的不信任,结果可想而知。中国海洋大学社会经济学郑老师分析认为,片面地强调“先就业再择业”,一方面给用人单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搅乱了用人单位的工作进程。另一方面,频繁的跳槽还形成一种“先辈抢后辈饭碗”的恶性循环,造成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最后,高校强逼毕业生就业,造成高就业率假象下的高失业率,使当前严峻的高校毕业就业问题形成一种华而不实的浮躁虚夸造假作风,最终延误了就业问题解决的最佳时机。(杨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