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三峡工程 (图片来源:新华网湖北频道)
新华网武汉12月2日电(记者江时强 王建华)中国有关专家2日称,“三峡工程诱发江西
九江地震”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胡乱猜想。
地震专家、湖北省地震局新闻发言人秦小军博士接受本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科学研究表明,三峡工程并非江西九江地震的诱因。”秦小军目前正在九江震区现场评估灾情。
北京时间11月26日8时49分,与湖北省接壤的江西省九江县发生里氏5.7级地震。之后,海内外流行“三峡工程引发了江西九江地震”的传言。
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北纬29.70°,东经115.80°,距湖北省武汉市160公里。地震波及湖北东部、江西中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但三峡工程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几乎没有震感。
三峡工程地质勘探负责人陈德基教授对本社记者说:“根据地质构造、地质单元和地质背景,三峡工程与九江地震的诱因风马牛不相及。”
他指出,三峡地区、九江地区完全处于不同的两个大地构造单元,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震带。
他说:“九江与三峡不是同一地质背景,九江在历史上就是5级地震的发生地区,具有地震发生的地质条件。”三峡大坝距离此次地震的震中450公里,并与九江震区隔着两个重要的地质构造单元:江汉洞庭断陷盆地和幕阜山隆起地块。
陈德基重申:“三峡大坝与九江震区所处的地质板块没有直接联系”。
湖北省地震局监测预报中心主任甘家思指出,此次九江地震完全是一次构造地震,纯粹是地球构造形成的,不存在其它促发因素。
他说,庐山地块隆起相关的地球构造运动引发了此次地震,而且是地球自身的运动所形成的地壳浅部的一次中等地震,它与长江三峡工程建设及蓄水无关。
据甘家思估计,“该区域的地震活动将会很快衰减”。处于较显著隆起的庐山断块西侧的九江地区1911年曾发生过一次5级地震,1893年与其邻近的湖北阳新也发生过一次5级地震。
甘家思称,三峡库区蓄水所影响的范围极小,三峡水库是狭长型水库,所形成的荷载效应只局限于沿江狭谷地带,造成渗透效应向两侧不超过25公里,并严格局限在分水岭的内侧。
他说,三峡大坝处于鄂西隆起内部稳定的黄陵地块南缘,属于渝鄂黔北北东向的缓慢的间歇性隆起,地质构造相对稳定。
但他承认,三峡工程蓄水后,导致震源很浅的岩溶塌陷和库岸调整,会产生微震和极微震,但“最大震级不会超过ML3.5级”。
他说:“像三峡这样的大型水库出现极微震,在世界上比较普遍,不会对库区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而且在目前来看,三峡水库的运行是非常稳定的。”中国地震部门在三峡库区早已布设有完整而先进的地震测报台网。
三峡水库目前在139米水位运行,蓄水方量为142亿立方米。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枢纽管理部主任冯正鹏说:“它所诱发的2000多次微震和极微震,仅分布在水库周边10公里范围内。”
他说,三峡大坝设计抗震强度为里氏7级,九江地震发生后,三峡总公司观测到三峡大坝、附坝及船闸等枢纽构造物没有任何水平和垂直位移,“三峡大坝未受到此次地震波及”。(完)
三峡工程相关报道:三峡工程对中国能源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当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上涨,能源问题牵动世界“神经”的时候,从三峡工程不断传出机组投产,发电能力增强的好消息。三峡工程正在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发挥重要作用。三峡工程设计安装26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机组全部投产后每年可发电847亿千瓦时。这些巨大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可以替代修建10座180万千瓦级的火电厂,相当于平均每年减少燃烧原煤5000万吨,每年可减少排放1000万吨可以形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减少200多万吨可以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减少1万多吨一氧化碳,减少37万吨氮氧化物和大量的废水、废渣、浮尘等有害物质。
九江地震相关报道:江西境内部分水利工程遭地震破坏
江西省瑞昌市和九江县交界处11月26日发生5.7级地震,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水利工程设施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水利部近日派出工作组赴江西地震灾区检查水利工程受损情况,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专家确定九江地震属主震--余震类型
根据现场流动地震观测资料和调查分析,在九江-瑞昌地震灾害现场的地震专家确定,11月26日九江发生的5.7级地震属于主震-余震类型,在原震区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地震专家同时还判明了九江地震的趋势,余震将持续一段时间,未来1至2个月内不排除发生4级左右地震的可能。这是江西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在30日上午召开的情况通报会上公布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