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处男,如果想改变现状,又没有办法,该怎么办?"首都师范大学一个大四男生将炸弹抛向性学专家海蒂。
海蒂笑着说:“是你自己想保持现状,还是因为没有女友?”
这个男生不好意思地回答:“是后者。”
海蒂爽朗地说:“可能是女孩们还不了解你,可以上前台来做一个自我
介绍。”
男生拿着话筒来到前台。介绍完,他顺势坐在讲台上,拿着话筒的手还在微微发抖。提出这样的问题,显然积聚了他很大的勇气。
对于首都师范大学学生来讲,11月24日晚6点的讲座有太多的出其不意。
“我还以为书上她的出生年月写错了呢!”
“好优雅啊,我要坐前面,待会儿方便拍照片。”
讲座还没开始,气氛已经在演讲者年龄与外形强烈反差中达到了高潮。坐在讲台上的雪儿·海蒂(Shere
Hite),一头金色的卷发、白衬衣、黑背心,长长的项链垂在胸前,显得知性而淡雅,与63岁的年龄几乎完全不相匹配。
这位因撰写《海蒂性学报告》而蜚声中外的国际性学大师,从1976年开始,根据问卷调查资料,陆续发表了《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女人篇、情爱篇,并被翻译成27种语言,销售高达3600万册。1987年,她被《世界年鉴》选为25位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妇女之一。
“我看过她的性学报告女人篇。”邻座一位女生说。还有学生一脸的兴奋:“她今晚会讲什么呢?”“会不会大胆到令所有人退场啊?”
猜测声中,演讲宣告开始,300多人的现场逐渐安静下来。“我从事性学研究已经有35年的历史。”海蒂开始了讲演。她谈了性研究史、性革命、性学大师及其他们关于性的理论。她强调性高潮对于女性的重要性,“女人有权利与男人一样达到同等的性高潮”。她认为,大众传媒标榜的女性的性感并不代表真正的性解放,真正的性解放是男女双方有同等的权利与自由。
在现场,记者发现,很多大学生对演讲本身并没有很大的兴趣,觉得性史和理论研究不是他们关心的内容。许多拿着笔记录的人开始停下笔,更多的人举起数码相机或是摄像手机对准了台上。一个多小时的演讲结束,中间10分钟的短暂休息意外使现场上演了一个小高潮。要求拍照与合影的人太多,海蒂干脆在主席台的一角摆起了pose。
接下来在现场提问的相互交锋中,许多非常敏感的问题被提了出来。比如婚前性行为、无性婚姻、婚外恋等等。这位性学大师的态度令在场学生咋舌,比如她没有完全否定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部分认可婚外有情人的模式,认为精神和肉体应该适当分开。
台下有学生点头称道,更多的人则在交头接耳或是低头沉思。
一个女生问了《欲望都市》中女性的性开放,海蒂回答《欲望都市》是纽约现实与人们想像的结合体。虽然变换性伙伴是女性的权利,但故事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剧本中,剧作家赋予的形象、行为都是被夸大了的。
随着话筒的传递,问题越来越具体而且与性直接相关。
“您说性与爱是相互结合的,但有些男性并不爱女性,但却想和她们发生性关系,这是为什么?”一位后排女生的提问引起一片笑声。
“在我的研究中,曾经与很多男性交谈,他们认为身体和感情是可以分开的。
他们相信自己可以控制自己,不愿为情所困。在他们心中,这样就会更像一个男人,而非娘娘腔的男人。有些男人有恋母情结,与母亲的关系从最初的爱到后来的分离、破裂使他们不信任女性,害怕与女性进入更亲密的关系状态,他们不想被情感束缚。”
“既然女性性高潮对于生殖来说不是必须的,那它在进化上存在什么价值?”一位男生提出疑问。
海蒂笑着回答:“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男性性冲动与生殖有关,而女性则不是。一些书中谈到了女性性高潮的作用,但对于进化的作用,答案还在探讨中。”
“在西方国家性服务是合法的,在中国却不被允许,您如何看待性服务业?”又是一位女生提问。
“在西方,性服务业也不都是合法的,许多妓女权益组织都在维权,这个问题争议很多。我认为如果性服务是非法的,被送入监狱的应该是嫖客而不是妓女。”海蒂的手势语言在直接的对话中显得更为丰富。
大学生关心的“婚前性行为”问题被一个女生提了出来。海蒂趁机开了个小玩笑,“有性经验的举个手?”
无一人举手。海蒂笑答:“既然大家都不举手,那我也不举。”
一阵大笑过后,话题触及处女问题:“男人女人在被创造的那一天,就有很多不公平。比如女孩从生下来就有处女膜,在很长时间内,男人评价女人是否忠贞纯洁都用这一标准。在西方就比较淡化这一观念,但在中国依然存在,您认为有必要吗?”
“不是你如果是处女就能代表纯洁,精神上的纯洁不是通过处女表现出来的。为何男性可以发生性行为,女性却要纯洁?男女应该平等,均有权利选择更多的体验。”
她认为,纯洁一词对于女性来说是用贬低的角度看的。女性在保持纯洁性方面面临很大的压力,她们要向社会证明自己是个好女人,所以要保持纯洁。而《欲望都市》又展现了女性性行为另一个极端。“我认为应该有一个新的模式来定义女性的纯洁与性观念。”
9点多钟,纷纷散去的不少学生手里都多了本《海蒂性学报告》。不少同学坦言:“从前不知道别的同学对性的认识,今天感觉很惊奇,大家有这么多深入的认识。”谈到自己,记者问了几个同学,大家都不愿多谈。对于这类问题,大家似乎关注更多的是别人的评价与观点。
责任编辑: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