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郊三强系列报道之二十三 崛起的秘诀———莱西市李权庄镇加快经济发展纪实
初冬的朝阳沐浴着莱西南部小城镇———李
权庄,几百家商铺纷纷开门纳客,中心大街上上班一族人潮涌动,百余家企业经营红火……一路驱车而过,和谐繁荣的景象扑面而来。 经过近几年的吸纳和积聚,如今的李权庄正在迅速的崛起和腾飞,驶入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2005年1—10月,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6.36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803.3多万元,同比增长84%;农民人均纯收入5145元,同比增长17%;出口创汇1.4亿美元,同比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2973万元,实际利用内资2.04亿元,同比增长59.7%。青岛市郊农民人均纯收入十强镇、青岛市郊出口创汇十强镇、山东省安全镇、青岛市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青岛市廉洁勤政先进党委等20多个荣誉光环,让这个地处三市交界的小镇名声远扬。
李权庄镇党委书记李虎成道出了小城镇发展、崛起的秘诀:“这几年发展主要得益于走工业兴镇、商业富民,农业增收的发展道路”。
基础设施配套齐全、项目落户全程服务———李权庄成为一片招商引资的热土
谈起招商引资,李权庄人有一联串的新名词:“强磁场”、“保护神”、“贴心人”“金招牌”等,说的都是软硬环境服务。“要体会这些词的确切含义,还是到工业园内走一走吧。”李虎成书记说。
李权庄工业园,座落在镇驻地的中西部,一马平川、五纵七横的交通网络,三季鲜花开放、四季绿叶常青的园林建设,颇为引人瞩目。“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这是李权庄人近几年的共识,他们按照“50年不落后”的原则,聘请同济大学、省和青岛市规划设计专家,对工业区进行了总体规划,先后融资7亿元用于小城镇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实现了道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排水、排污、供水、供电、供热、通讯十个到位,形成了招商引资的“强磁场”。1995年第一个外资企业———青岛泰光制鞋有限公司落户,成为李权庄招商引资的里程碑,几年来,先后有120多家内外资企业纷涌而至,全镇逐步形成了以机械、食品、纺织、制鞋加工为主的四条产业链条,年创造产值180多亿元,增加地方财政收入2000多万元,吸纳劳动力就业1.8万人,昔日的穷乡披上了工业重镇的新装。
“客商进了门,就是自家人”。为抓好治安防范,创建平安环境,为让客商来得放心、工作顺心、生活安心,全镇上下既当企业的“保护神”,又做外来人员的“贴心人”。党委、政府从镇财政中拿出7.4万元做为村级抓稳定、保平安的专项资金,在村级积极推广三种治安防范模式:即在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推行专门队伍、全天巡逻、划分区域、专职防范模式;在经济条件一般的村庄,推行干部带班、临时雇员、突出重点、季节防范模式;在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庄,推行干部上岗、轮流值班、不付报酬、义务防范模式,使全镇各村在治安防范上做到了富有富路、穷有穷法。自2004年6月开始,又实行由派出所、村庄、镇政府三级联网巡逻,有力地打击了犯罪,维护了全镇的稳定,李权庄成为山东省安全镇、青岛市平安创建示范镇。
为争做外来人员的“贴心人”,镇里从财政中列支3.7万元作为村级抓服务专项考核资金,成立了项目协调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依托为民服务中心和投资服务中心,积极开展服务活动,镇领导班子成员每周至少走访企业一次,经贸委人员每天2小时到企业现场办公,以“企业需要的,就是我们服务的”为宗旨,将政府、公安、供电、通讯、供水、税务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电话以“联系卡”的形式固定下来,发放给企业,确保企业困难在第一时间了解、第一时间解决。为给外来人员创建更好的居住环境,经党委政府多方协调,今年6月份又引进了青岛金达实业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兴建一个95000平方米、集教育、医疗、娱乐、餐饮为一体的公寓化大型社区。高标准的配套建设、贴心的服务成为李权庄镇招商引资的“金招牌”,很多客商慕名而来,并呼朋唤友前来共创大业,1—10月份,喜盈门染织、华金针织、博鑫食品、恒康乳业等7个投资过亿元的重量级大项目接连落户,元和亿达工贸实业等5个投资5000万—1亿元的5个大项目入驻,今年全镇引进内外资项目43个。
在镇级招商一路凯歌的同时,村级招商同样红红火火。为调动村级招商的积极性,以项目带动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强村富民,今年,李权庄从镇财政中专门列支10万元做为村级开展招商等创新性工作的奖励资金,村级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走出去、请进来,内引外联。今年,全镇37个村有18个村引进了内外资项目,投产后可安置劳动力600余人,年可增加群众收入300多万元。大河头村先后引进3个外资、9个内资项目,总投资达2000多万元,全村500多人在企业上班外,外来人口300多人,仅房屋租赁年可增加群众收入20多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6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76元,镇村干部群众的关心和支持,赢得了客商的信赖,有了深厚的感情,村内企业投资300万元免费为村集体建起了三层办公楼,每逢节日,还为老人、儿童发放礼品,大河头村党支部书记耿式资感慨的说“招商引资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大超市落户,夜市红火,租赁经济方兴未艾———城市化新农村初露端倪
“李权庄人好福气,大超市落到咱家里,开着小车赶夜市,盖栋小楼养老去”。顺口溜道出了李权庄的变化和农民心中的喜悦。
招商引资、工业兴镇似一道总开关拉开了李权庄百业兴旺的序幕,走进青岛利客来李权庄超市,店内商品琳琅,人头攒动。边浏览边同一位售货员攀谈起来。
“到农村开这么大的超市,效益还好吗?”
“我们来到这里已经是2年了,效益还真不错。要不,吉客隆也不会跟风而来。”顺着售货员的手指,马路的对面是今年10月刚刚开设的又一个大型超市。
为调动农民从事个体工商业的积极性,李权庄在镇驻地繁华地段投资2000多万元规划建设了3个商贸区,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到今年上半年,全镇共发展个体工商户3000多户,培育了1000多农村小老板,每人年收入2万元以上,有4000多农民放下锄头来镇经商,每人年收入1万元以上。镇党委针对外来人口多的实际,开办了夜市,建设摊位达到300多个,赶夜市成为许多亦农亦商农民的首选,西李权庄村李东就是其中的一个,夫妻俩除了种一家3口的责任田外,到夜市烤肉串卖,每天晚上能收入三、四十元。红火的夜市吸引了莱阳、即墨、莱西等十多个地方的商贩,每天晚上夜市里人潮涌动、霓虹闪烁、瓜果飘香,日成交量50余万元。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李权庄镇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目前已达到1.5万人,外来人口的入驻使李权庄镇的租赁经济应时而生,并呈方兴未艾之势,西李权庄村是一个400多户的村庄,毗邻工业园区,村民看准了外来人口多的特点,积极发展房屋出租业,仅从事房屋租赁的就有300多户,租赁人口5000多人,仅此一项,年可增加群众收入300多万元。
漫步在李权庄街头,宽阔的道路,喧闹的超市,健身广场上老人孩子休闲娱乐,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乡村都市景观,城市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阔步走来。
瓜果飘香,粮茂畜旺———“哺农”、“带农”,农业再造新优势
在致力于工业兴镇、以城富民的同时,李权庄把更多的关注目光投向农业,念好了“哺农”、“带农”经。
———念好“哺农”经。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实施了3项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新建大型多铰闸2个,新修道路17条,铺设排水管道1万多米,新建林网2万多亩,使农民取得了“少投入、多产出”的良好效果。目前,全镇的粮食单产已由2002年的每亩380公斤增加到每亩450公斤;以“九联模式”为指导,对畜牧养殖业实行用地建设、水电供应、道路修建、技术指导、畜禽防疫“五统一”服务,在全镇建起50多个现代化畜牧养殖小区,年可为群众增收2亿元以上;建起600亩美国无核葡萄种植基地,1000亩香花槐种植基地,100亩中华梨枣种植基地,300亩雪枣种植基地,620亩高酸苹果种植基地,速生杨丰产林6000亩,使林果业经济迅速做大做强;从潍坊、流亭聘请专家,建起了400亩“思味美”优质西瓜种植基地,2600亩黄秋葵种植基地,2300亩日本甜宝香瓜种植基地,2900亩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年可为群众增收1600余万元。
———念好“带农”经。利用镇党校、党员干部科技示范基地进行多元化教育培训,先后开展了党员带头闯市场奔小康劳动竞赛活动、“一争一联十带头”活动、争当示范户、带头户等活动,帮助农户新上致富项目300多个,使400多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筹资2000多万元,规划建设了总面积4.2万亩的优质高产作物种植示范区、带动周边6000户农民走上了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致富的快车道;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土专家的作用,该镇农技中心牵头,每30—50户确定一名科技示范带头户,做到扶持参加科技培训,扶持进行良法试验,扶持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扶持进行科技攻关四个扶持。由于这些土专家生长在农村,与农民沟通联系方便,使群众足不出村便可找到科技致富的样板;立足不同行业、产业,在相关村庄成立了奶牛协会、桑蚕协会、林果协会和蔬菜协会,实现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通过协会间的相互合作,既弱化了市场风险,又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全镇特色村庄不断涌现:北仰岭村大力发展生猪养殖,成为远近闻名的生猪养殖专业村;烧锅庄等6个村3000多亩绿色蔬菜被国家农业部等部门认证为“无公害绿色蔬菜”,产品远销青岛、上海等大都市;兴隆屯村大棚西瓜畅销十几个省市和地区,并成功注册为“思味美”品牌;石河村依托九联、正大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肉食鸡养殖,成为莱西市肉食鸡养殖第一村;大河头大力发展招商引资,引进了12个内外资项目,成为全市有名的招商示范村……
五沽河淙淙的流着,见证着李权庄这块土地上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变化,勤劳的李权庄人民正在用他们的聪明才智描绘着美好的明天。(倪合才 王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