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峪长城毁于自然风化的残破景象
11月5日,中国长城学会与八达岭长城管理委员会面向全社会紧急征集万里长城“整容”方案,引起广泛关注。截至
目前已收到海内外热线电话300余个,电子邮件及书写信件140余封,建议近千条。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透露,12月31日,他们将把上述内容汇总并送交相关专家审核,并把最终的可行性建议上报国家文物局等相关管理部门。
“我们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唤起全社会保护长城的意识,呼吁国人热爱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他说。
●巨龙“毁容”忧人心
凡是到过长城的游人都会看到,在一些长城墙面上,残留着不少游客的“签名”,有些城砖上的留言还是外文的。它们一般是用钝器刻划或用涂改液、油漆喷涂在墙体上的。
“根据留言的日期判断,最早的刻写于上世纪50年代。”中国长城学会工作人员介绍,长城沿线均在不同程度上遭遇了“毁容”,“有的地段,甚至没有留下一块无字砖。”
长城被“毁容”的状况始终成为广大中外人士的心病。很多来八达岭长城游览的中外游人纷纷在被损坏的墙体前表达着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杭州来的张女士说:“这城墙好比我们的皮肤,日子久了它也会老化。皱纹是用任何东西都无法遮挡的,城墙也是一样。完全修复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应该通过这样的行动提醒大家,要学会保养长城,爱惜长城,这样才能延长它的寿命。”她指着清理石阶的志愿者们说:“保护长城须从点滴做起,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争做长城的美容师,相信很快会见到一个崭新的模样。”
●文物价值大于经济价值
延绵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等十几个省区市的长城,从公元前春秋战国开始修建,到清初大规模修筑完成,历时2000多年。这种雄伟壮丽的建筑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是中华历史文明的标志,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瑰宝。1987年,这条巨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近几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长城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面对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仅八达岭长城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接待的游客就超过20万人次。
据中国长城学会调查表明,目前长城遭受破坏的情况十分严重。根据他们抽查的100多个点的情况来看,明代万里长城有较好墙体的部分目前已经不到20%,明显可见遗址部分已经不到30%,墙体和遗址总量不超过2500公里。
“这还是较为粗略保守的估计。因此,加大保护长城的力度已迫在眉睫。”董耀会说。
近年国家文物局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有关长城保护的规章政策。有关专家表示:“长城的文物价值远远超过它为旅游业带来的经济价值。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这一文化遗产。”
●不爱长城非好汉
在长城,每天人们都可以看到一些年龄不等的志愿者在拾垃圾。72岁高龄的农民孙伯伯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说:“我家就住在长城脚下,护城和护家是一样的。”
在老人身边,一个儿童将一只空的矿泉水瓶拾起,孩子的口中这样唱着:“巨龙巨龙我爱你……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在长城的“好汉碑”前,一群外国留学生正在用并不流利的汉语吟读碑文:“不爱长城非好汉!”他们是英国籍长城环保人士威廉·林赛组织的国际长城之友协会的成员。从1998年至今,这些外国环保人士始终没有停止对长城的保护工作。他们告诉记者:“威廉经常跟我们讲,我们来到这里,就是要为保护长城出一分力……”
“现在,像这样的国内外民间组织很多。”八达岭办事处负责人说:“无论他们是白皮肤或是黑皮肤,蓝眼睛或是褐眼睛,他们都在用爱心呵护着长城。”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