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完全由我国自主开发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按预定计划顺利准确返回地面。由此,中国在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两年之后,又成为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的国家。 实际上,这不仅仅是神舟六号和我国航天技术的成功,还是
我国航天科技长期坚持的独立自主精神和开拓创新的发展路线的成功实践,更是“十一五”规划建议强调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支撑点和国民经济调节中心环节的成功范例。 如果没有自主创新,不仅不可能有堪称中国自主创新第一品牌的神舟六号及“神舟”系列飞船,也不可能有神舟的成功发射和顺利回收,我国近年来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的80%也不可能出现,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近2000项空间技术更无从说起。 与此对应的是,由于没有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我们的大飞机航空技术一直没有过关,导致直到今天我们的天空还不得不飞着波音和空客,使本来可以像航天技术那样称傲世界的大飞机技术白白浪费了20年时间,庞大的国内市场最终拱手让给了外国。 历史证明了中华民族的首创精神和创新能力,但为何我们的研发实力和创新现状不容乐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缺乏创新的社会环境和创新的动力源泉,我们的创新体系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 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在独立的研发能力上,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也越来越表现在自主的创新能力上。自主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原点与核心。而自主创新的真正源泉无疑来自于人的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