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德兴路上看看吧,原来的路面回填不久,现在又开始挖了,哪有这样修路的?”王先生是德兴路上一家企业的负责人。他和这条道路两侧的其他企业一样,都被这条路整惨了。
他说,去年11月,一个施工队开进了德兴路,在
事先没有通知周边单位的情况下,挖破了原来的柏油路面。他们一打听,原来这里要下管道。德兴路是二十多家企业来回运送产品和物资的必经之路,由于企业对施工的期限和范围都不知情,便不让施工单位开挖。在去年春节前夕的一个晚上,施工队偷偷地挖下了第一铲。令人不解的是,路面开挖后,施工却停止了,一直到了今年的三月,管道施工才正式进行。
一年四次破开肚
“一年多的时间,这条路先后被挖开了四次,听说以后还要再挖一次。”一位知情者对记者说。
今年三月,这条路的南侧开始埋设污水管道,工程干完后,回填了路面。过了两个月,路面再次开挖,这次要埋设电缆。电缆埋完后,道路上开始铺二灰,周边的企业以为工程结束了,但没想到,铺完二灰后没有立即铺沥青。不久,第三支施工队浩浩荡荡地开到了德兴路上,这次是自来水管道施工。最近一次是供热管道的施工。
“一次次开挖,道路到处是深浅不一的大坑,运送物资的车辆有时根本开不进来。”银海公司的负责人对记者说,夏天尘土飞扬,天再热也不敢开窗户。记者昨天在德兴路西段体验了尘土扑面的情景。行人想从此走过,一趟下来肯定是双腿沾满了泥土。
公共利益谁负责
向本报反映情况的市民说,看到德兴路这样被反复开挖,让人痛心,他先后与不少部门联系,质问为什么不能统一组织施工,对方以各种理由解释,说是铺设管道的是多个部门,不好协调。但却没有采取措施。
道路反复开挖,花的是财政的钱,影响的是市民的出行,周边的环境质量也大大下降,这种公共利益谁来考虑?据了解,德兴路上的施工者都不是擅自而为,其开挖路面的行为都得到了有关职能部门的批准。现在的问题是,谁来监督审批部门的行为?因审批造成的这种“马路拉链”现象带来的后果谁来追究?
作为一种公共的资源,城市道路被随意挖掘,从表面上看,是浪费了公共资源,从深层次分析,是有关部门和单位缺乏对社会、对公众负责的态度,视公共利益为儿戏。记者芦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