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日以来,“观望”一词就成为开发商的最不喜欢的词汇之一。大小开发商在大小场合发表的大小言论,其论点都无外乎:观望是无益的,楼市应该尽早结束观望状态。当楼市略有回暖迹象时,就有开发商急不可待地说:观望期已经成为过去。看来,观望是目前开发商最大的心病。如果仔细想想观望的
意思,其实里面更多地透露出是开发商更多的信心:有观望说明有购买需求,不然还观望,根本连望也不望!开发商们心里的底线是不管你现在买不买,反正你迟早得买。就这样,开发商们还是比较有理由坚持的,不过,虽然是有这样的“底气”,可开发商是不能观望的。往年现在的季节里,开发商已经开始准备过年庆功了,但今年还得开盘,还得鼓劲。记者接触过一些处于观望状态的购房者。他们往往已经有了居住房屋,现在的问题是提高自己的居住质量。他们也在考虑房价,但这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他们想的是:如果买的房子不如意,现在的房子一样可以住下去。这样一来,他们也有自己的底线:我不买也有地方住,早买不如等等看。当然既然有购房意向,那不妨多看看,多了解了解楼市。现在楼市最大的悬念都在房价是否会降之上。观望是否能够结束,也都在于这个悬念的破解。但在这个问题上,开发商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无论降不降,时间永远站在购房者一边——即使不降,也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证明。购房者可以等,开发商能等吗?所以,开发商需要给购房者一个结束观望的理由,但这个理由与房价无关。
而本报记者与一位购房者的看房经历,则是对市场需求的一次近距离接触。从某种角度上看,开发商的判断没有错误:观望意味着有购买动力,这是开发商喜欢听的话。可是,这位购房者没有在不买就要涨价的刺激下,毅然结束自己的观望状态。这说明,有购买力,不一定就要买房。现在不少购房者的购房心态正在发生转变。一种复合式购房动机,正在左右部分购房者。我买了房子,要是涨了,就卖了。不涨,我自己住。这是将自主性购房与投资结合在一起了。在这种变化的背后:意味着这部分购房者更聪明,也更从容。
需求是存在的,如何满足需求就要看开发商的本事了。就像那位购房者说的:涨不涨价倒在其次,关键在于感觉不好!要是老让购房者感觉不好,那该观望还得观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