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差劲的电影里,也很难找到“高大全”了;现在,最卖弄视效奇观的电影里,也没见有人敢于不制造戏剧冲突,就直接堆砌电脑特效。现在,特技展厅里哈利·波特的高大全形象正在毁掉哈利·波特系列。
只有在善恶冲突、生死对决过程中展现的魔法,才有激动人心的力量。《哈利·波特与火焰杯》80%的精
彩魔法,出现在毫无悬念的三强争霸赛。电影并非不能以体育竞赛为题材,但是绝不能为了比赛而比赛。这个道理如此简单,你看就算足球比赛,开球前解说员都懂得要把双方球队的历史恩怨尽情煽乎一把。反观《火焰杯》里的三强赛,哈利和另外三名选手没有任何恩怨,甚至很友好———简直就是友谊赛。这个没有任何前因后果,凭空捏造出来的友谊赛,是《火焰杯》为了展示魔法搭建的特技展厅。
一个特技展厅已经够糟糕了,偏偏里面还竖着一个“高大全”雕塑,他就是五好少年、学习尖子、黑暗势力死对头、魔法世界宠儿———哈利·波特。哈利·波特系列已经彻底沦为哈利·波特传记片,创作者们拜倒在哈利·波特脚下,对他身边的人连斜眼瞧上一瞧的兴趣都没有。不然的话,谁能给我解释解释,为什么三强赛的第一场,只有哈利·波特的比赛画面?
火焰杯的小阴谋,是惟一体现智商的地方。但它和三强赛之间的联系薄弱,同样削弱了影片可看性。最糟糕的是,阴谋谜底揭晓,竟然又是哈利·波特:伏地魔要利用他获得重生。任何事情,哈利·波特总是关键,这一点恐怕连詹姆斯·邦德都自愧弗如,自恋如007者,也没见他在哪一集里敢于宣称:敌人所有的兴趣、所有的阴谋完全是冲着他一个人来的。(王陈)
第四部医治审美疲劳
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哈利·波特。我不是哈迷,但这四部改编电影中,我最喜欢《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火焰杯》是这部系列片的分水岭。
前三部哈利·波特影片基本将原著魅力完整呈现,到了看第三部时,像我这样的成年观众已经审美疲劳。第四部主要写14岁的哈利·波特被牵连进入成年学生的三强争霸赛,有关青春和成长,令人耳目一新。执导过《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的迈克·纽厄尔准确地捕捉到这个亮点,让原著瘦身。比如,魁地奇世界杯比赛一带而过,坚决不让观众过足视觉瘾,很快进入14岁花季的校园生活,让影片前半部分弥漫着愉快的青春气息,特别是圣诞舞会,既为后半部份的争霸赛作铺垫,又呈现出以往哈利·波特影片难得一见的浪漫气息。
导演的视角完全是成人的,他舍弃了哈利姨妈一家那样的丑角,把丑角的任务交给了八卦女记者。前面的浪漫与欢笑制造得越成功,后面的墓地大战越震撼。塞德里克的牺牲,凸现残酷青春的悲剧力量。
《火焰杯》的改编非常成功,导演表达整体感很强,并没有沉溺于特技创造的奇幻场面。比如,四位勇士与龙的决斗,只着重表现了哈利一人,取舍得当,体现了导演把握畅销小说的智慧。(杨劲松)
剧本改编出色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原著人物众多,细节丰富而精致,情节曲折而复杂。由斯蒂文·克里夫斯改编的电影在两个半小时内将小说精华再现,或增或删,恰到好处,可谓剧本改编的典范。
首先,是出场人物的削减。原著花费许多笔墨的家养小精灵多比和闪闪,没有出现;魔法部失踪的女巫师,巴蒂·克劳奇夫人,没有出现。原著中,他们的出场都是为小巴蒂·克劳奇服务的。电影将之完全省略,只用阿不思·邓不利多的一句话轻轻带过,“告诉福吉,这里有一个阿兹卡班的囚犯”。对于电影来说,小巴蒂·克劳奇假扮疯眼汉穆迪,将哈利送到伏地魔身边,致使伏地魔成功复活,这就是整个故事。其他,可以省略。
其次,是细节的削减。原著中,对魁地奇世界杯赛的描写可谓是不惜笔墨,电影里只用几个镜头一闪而过,目的是:交待门钥匙的用途(为以后奖杯成为门钥匙埋下伏笔),使争夺奖杯的四勇士之一威克多尔·克里姆出场。其他细节完全削减,以突出主要故事。
第三,是对主要情节的丰富和突出。哈利智斗匈牙利树蜂龙一段,小说中哈利早就有了对策,一出场就使用飞来咒召唤来飞天扫帚,电影中他却被树蜂龙逼得险象环生,后来在赫敏的提示下,才想到召唤来飞天扫帚。树蜂龙在霍格沃茨学校的建筑物上空紧追哈利那一段,影片更是不惜血本尽力表现,制造了小高潮。相比原著,情节更加丰富突出。
美中不足的是,保加利亚队的吉祥物“媚娃”没有出现,不免令哈迷们失望;小说中具有媚娃血统的芙蓉·德拉库尔,在电影中姿色平平,不再惊艳,罗恩对这样一个女孩神魂颠倒,说服力不足。(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