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THETIMES高等教育增刊》日前公布的2005年全球大学排行榜上,北京大学在科研论文被引用一项上的得分竟然为0,这在排行榜的前60位高校中绝无仅有,而这一项恰恰是被国外大多数大学排行榜所重视的——— 中国绝对称得上是论文大国,可以这么说,中国有多少大学,有多
少官方科研机构,就有多少专事发表所谓的科研论文的刊物和杂志。作为国内的顶尖大学,北大的论文产量更是令人难以望其项背。可是,这么一个论文大国里的顶尖大学,论文引用评价得分竟然是0分,这实在不能不令北大人乃至中国人感到尴尬———这只能说明,中国的论文水分太多了。 中国的论文产量是世界上最多的,但中国的论文质量却实在令人难以恭维。因为,我们大部分论文的撰写,是功利性的产物。 众所周知,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各行各业尤其是大学教师的职称评定,以及大学的综合排名,都是与论文数量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论文,任凭你教学水平再高,也是不能评上理想职称的,最有名的例子当属上海交大的晏才宏老师,虽然讲课评定是满分,并且获得所有学生的一致好评,但由于没有论文,到死也只是个讲师。在这个论文机制“激励”之下,好多人削尖了脑袋到处联系发表论文,并且还衍生出了论文发表代理机构从中牟利,而一些杂志,更是明码标价,收取所谓的版面费,这已经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一些机构看中了这里面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千方百计谋求刊号,靠给人发表论文发财。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论文开始了批量生产,大家都在“写”论文,都在“搞科研”,最终成就了“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奇观,论文写作根本不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是剪刀加浆糊拼凑下的产物,甚至一些大学里的著名教授、学者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中来,高校不断爆出剽窃丑闻和学术丑闻。长此下去,我们的论文质量可想而知,数量再多,也不过是一堆文字垃圾而已,更谈不上科研的创新。 没有潜身以求的深入研究和创造,只有浮躁的功利性追求,当论文沦为晋职的工具的时候,当论文被抄来抄去的时候,还想让论文被世界上的权威科研机构认可和引用,这岂不是痴人说梦么?《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