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门“十一五规划”中,近期被媒体多有披露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则草案》,有可能成为一个令民众多有期待的部门规划。还有信息表明,20年来第三个《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将于近期公布。
大而化之,“社保规划”有五个层面的显性改进承诺,5年内新增城
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亿人;使财政支出用于社保比重上升到20%;立足于填平“空账”,做实个人账户;改社保资金由目前的市级统筹市级财政托底为省级统筹;对城镇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被征地农民、务农农民等5类目前被排斥于社保范围之外人员的社保问题作出相应的制度性安排。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内开始养老制度改革后,虽起步就明确养老金由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由统筹资金主要是财政补贴、企业年金及个人缴费资金三块构成,但由于综合配套改革迟迟未能启动和到位,同期财政分灶吃饭后客观上加剧了地方与中央之间、地方各级之间的利益博弈,以及受制于片面追求政绩为取向的发展观之左右,导致统筹资金—————三大资金板块中最主要的一块资金长期“缺斤少两”,经日积月累,加上“上梁不正下梁歪”———直接和间接造成企业少缴、赖缴、欠缴风行,致使养老金缺口创下25万亿元的天文数字。
养老金巨额缺口原本首先缘于政府没有“身体力行”,而已纳入保障体系内的养老金又必须月月发放,这又迫使地方政府“刮肉补疮”,挪用个人账户资金用以消解养老金拖欠问题———日积月累,造成8000亿元的个人账户亏空,且个人账户亏空目前仍以每年1000亿元的规模持续扩大。
对比现状之严峻,即将出台的5年“社保规划”首先立足于缓解燃眉之急,同时亦兼顾事关长远的专项制度安排的出台。我们始终朴素而执着地认定,一国之民众,若未能享受普遍而基本的社保就中国而言,当务之急是养老保障,分享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带来的好处就无从谈起,也就没有所谓的基本社会公平可言。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务必清醒认知,正是一百多年来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不懈斗争,才致使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社保制度纳入整个国家制度完善的重要一环。而且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努力,越来越多的国家,其社保制度已相当成熟。咱们已经搞了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倘若迟迟未能织就一张覆盖全民的基本社保网截至上年末,基本养老参保人数仅占城镇人口的30%左右,不及劳动力人口的15%,覆盖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于情、于理、于民都说不通。
针对建立基本社保制度的民间和学界诉求,也针对政府为织造社保网的不断探索与努力,有一种不合时宜的声音断言“全民社保于中国国情是‘乌托邦’”。我们认为,不管论者的出发点是什么,这都是一种有害无益的“杂音”。诚然,中国人均GDP才超过1000美元,有13亿人口,的确无从承担如西方福利国家那般的高层次社保,但高水平不行,低水平一定行———非如此不可殊不知,光政府财政收入一项,今年就有望突破3万亿元大关,何况近10年间,财政收入连续呈20%以上的高位增长。以这样的财力,谁也没理由再在基本社保问题上瞻前顾后、患得患失。
我们相信社会各界对社保的价值所在已达成充分共识,我们亦相信加快社保改革进度,加大社保覆盖面已纳入构建和稭社会的总体战略取向之内,成为“十一五”期间国内社会改革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目前披露的“社保规划”毕竟只属于蓝图“级别”,要使蓝图变为现实,缺乏综合性政经改革的支持与配套,社保改革是无法单独推进的。
在这里,社保改革的推进尤其依赖于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型为基础前提的财政制度的综合改革,以及建立公共财政制度作为为社保资金托底的“大盘”。(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