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卫杨文凯路遇抢匪,追击歹徒时被歹徒挥刀刺中心脏倒地,曾在血泊中拱手求救,围观者中却没有一人上前帮助,后来杨文凯被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昨日,广州警方透露,杀死杨文凯的歹徒严某已经落网。同时本报记者昨日回访事发现场,周边三轮车夫等多人都表示自己当时不在事发现
场。
疑犯供认抢物伤人
广州警方昨日傍晚透露了疑犯严某落网的消息。据警方介绍,前日上午10时许,事主陈女士一家在沙河街一超市购物出来,行经沙河邮局附近时,被疑犯严某从后冲上抢走耳环,陈女士当场大呼“抢劫”。途经此地的杨文凯见状,帮忙追赶疑犯严某。追至沙河街南三巷时,严某突然从身上拿出一把水果刀,捅中紧追不舍的杨文凯,杨忍住伤痛继续追赶,在沙河大街89号社区文化服务中心门口因体力不支倒地,后被送到白云区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案发后,广州市公安局主要领导对此案的侦破作了专门批示,天河区公安分局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全力追缉凶手。经侦查,于昨日上午在京溪街麒麟岗中路一间出租屋内将犯罪嫌疑人严某(男,39岁)抓获归案。嫌疑人严某对前日在沙河街抢夺耳环并持刀捅伤杨文凯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严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杨文凯被严某刺中心脏倒在血泊中后,他的老乡曾向附近三轮车夫求助送杨去医院,但没有一人帮忙,有的甚至赶紧推车离开了,“好像是害怕走得慢了被逼着去载人一样”。其间,杨文凯曾拱手做出作揖一样的手式,向围观者求救,但也没有人上前帮忙。
昨日,记者回访了事发现场。现场的警戒线已经撤消,血迹早已干涸,几名年轻男女站在街头,悄声攀谈着一天前发生的血案,“在这里倒了半天,血流不止都没人救”。然而,当记者上前采访时,他们纷纷表示对这场血案并不知情,很多人甚至表示并未听说过这回事,摇了摇手,匆匆离开了。
巷子边上依旧停了几辆人力三轮车。面对采访,三轮车夫们都表示当时自己并不在场。
医生称英雄本可获救
据估算,因为得不到及时救助,心脏受伤的杨文凯血流不止地躺在街上躺了约30分钟,最终送院抢救无效死亡。医生认为,杨文凯虽然心脏中刀,但如果送院及时,或许还有救。
杨文凯见义勇为却不幸被刺身亡的消息一经媒体报道,这名普通医院门卫立刻成了市民眼中的英雄,他的名字也在网上流传开来,新浪的不少网友评论都对他表示了敬佩之情,对英雄的壮烈之死扼腕叹息,“向英雄致敬”、“敬佩英雄”等留言比比皆是。
■ 各方反应
见义勇为基金会送证书
昨日下午4时许,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陈蔚霖来到医院看望了杨文凯的妻子和儿女,并送上《广州市见义勇为人员证书》及5万元慰问金。
“我们肯定会好好活下去”,杨文凯的妻子和儿女眼圈通红,接过证书时用平静的语气回应关怀的眼光。
陈蔚霖赞扬杨文凯品格高尚,他说,杨文凯用自己实际行动维护了羊城的社会治安,并由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英勇事迹可歌可泣,希望市民能够向杨文凯学习,都能弘扬见义勇为的精神。陈蔚霖同时强调,社会治安不能光靠公安一家,要做到群防群治,大家一起积极行动,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同时,也要讲究策略,注意自身的安全。
基金会办公室主任赵从兴告诉记者,广州市见义勇为群众的数量一直在往上攀升,今年至今已颁发的见义勇为证书已有193张,比去年增加了一倍。至于市民冷漠对待追贼英雄的一幕,他说可能是出于一种恐惧的心理,或者是当时的他们根本不了解情况。
多方解囊资助英雄家庭
据悉,事发当日下午,天河区政府成立了事故善后处理小组,有关领导人赶到杨文凯家中慰问,并送上了两万元的慰问金。沙河街道的负责人也于昨日上午赶到医院内,送来了5000元慰问金,与此同时,杨文凯所工作的康民医院院方领导及下属工作人员还自发捐款两万余元,力求让伤心的家属渡过眼前的难关。
此外,湖南省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广东湖南商会等单位的有关负责人也来到院内,分别送上了慰问金。
各方的援助如潮水般涌来,这让刚刚失去丈夫的谭桂香多少感到一丝安慰,无力的她在床上静静地躺了一夜,一脸的虚弱,面对好心人,她轻轻地说,“谢谢”。
事主夫妇“真的很感谢他”
昨日下午5时许,记者在沙河街派出所门前见到了事主陈女士的丈夫颜先生,夫妻两人早前随警方到派出所里指认疑凶。
颜先生说,夫妻俩是本月9日来到广州探望女儿的,不想次日上午便遭遇抢匪,当时妻子陈某被一名男子抢去耳环,好心人杨文凯正巧路过并帮忙一同追贼。然而,夫妻俩因路径不熟最终跟丢了,在派出所里才得知杨文凯的死讯。
“我真的很感谢他,他是个好人”,这是颜先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表示,知道杨文凯因帮忙追贼遇刺身亡的消息后,夫妻两人都非常悲痛,他们希望警方能快速抓获凶手,还死者一个公道。事情了结后,他将举家前往医院探望杨文凯的家人,送上一份迟来的感谢和慰问。
■ 英雄印象
一位爱读书的伟大父亲
额头宽阔,双眼有神,鼻梁笔挺,英气勃勃,笑容温和——这是48岁的杨文凯留给人们最后的印象。
昨日,记者走进了杨文凯在医院的“家”,了解到英雄不为人知的另外一面——一个文化水平不高但却喜欢读书的“电工”,一个教儿女学会诚实和独立的“伟大的父亲”,一个“除了聪明,还是聪明”的单位员工。
蜗居:小屋摆着五层书柜
说是“家”,其实是杨文凯和谭桂香夫妻的宿舍,房子只有十来平方米,显得有些破旧。
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杨文凯收藏了很多书,屋里一个木制的五层高书柜密密麻麻地放满了各类书籍和杂志。家人介绍,杨文凯特别喜欢研究电路,他买了很多这方面的书来自学,有事没事还拿着别人家坏了的电器来做实验。书柜中间最顺手的位置放着《电工技术基础》、《电气设备安装及运行》等书刊,页面的边角已微微发黄。
由于地方小,惟一的书桌需同时扮演梳妆台的角色。上方的墙上挂着玻璃镜,镜片有些模糊,旁边是母子三人清晰的笑脸。缺席了这张照片的杨文凯,也永远缺席了亲人们往后的生活。
笔记:自勉“不要怕不要悔”
随着“吱呀”一声响,破旧的柜筒被拉开,杨文凯22岁的儿子杨勇军找到了父亲生前的一本笔记。翻开纸张,清秀整齐的笔迹印入眼帘。
笔记是2002年10月25日开始抄写的,一笔一画十分清晰,可以想见杨文凯作笔记时的认真,里面的每篇文章都注明了刊登的日期和出处。在其中的一篇文章里有这样的一段,“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整个人生就这六个字”。儿子杨勇军说,爸爸就是这样的性格,敢拼,敢闯,对做过的事,他从不后悔。
儿女:他是个伟大的父亲
杨勇军和妹妹杨芳得悉噩耗,昨日清晨6时许抵达广州,与母亲相见的一刻,三人泪如泉涌,抱头痛哭。
“爸爸待人真诚,有什么事总是先别人后自己”,杨勇军说,小时候家里劳力不足,爸爸和妈妈下地干活苦苦支撑着这个家,可有时候别人一有困难来求助,爸爸每次都没有推托,总是帮完别人才回来帮妈妈。那时候兄妹俩曾埋怨过他,“可是现在,我们长大了,我理解他”。
21岁的杨芳如今已经获得保送读中山大学的研究生,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爸爸,她深深地感到自豪,“他有责任感和正义感,他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还经常看书学习,是修理电器的能手。他从小教我们学会诚实和独立,是个伟大的父亲”。
妻子:他为我的病吃不下饭
时至昨日,谭桂香依旧没有从巨大的悲痛中走出来。“他是个好人”,提及丈夫,她用微弱的声音重复着这句话,右手紧紧抓着床边女儿的手,微微睁着的眼睛又慢慢闭合。她将头侧向一边,泪珠顺着脸颊滑落。
良久,谭桂香才回过头来,往事一一再现——他很讲道理,她脾气温和,结婚23年来,两人甚至没有大吵过;她身体不好的时候,他心痛得吃不下饭;结婚23年,一晃眼已是天人永隔。
领导:除了聪明还是聪明
康民医院的副院长周新明与杨文凯是同学兼老乡,杨文凯留给他的最深刻印象是“除了聪明,还是聪明”。
周新明说,1977年读高中的时候,杨文凯的学习成绩就很好,却因家庭经济条件差不得不到厂里打工。在医院工作的8年时间里,他既是门卫又是电工,他特别喜欢研究电路,学得也快,除了帮人修理家电外,以前医院的电梯出现了问题,也是他一个人修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