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唐志军
换一种思维看曲线
今年以来,一向被看重的外资驾马车运行怕是"不尽人意",就在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公报中,尽管实际利用外资达432亿美元,但仍下降2.1%。
对于一些地区和一些人来说,或许习惯了外资马车的一路狂奔,外资的波动
和呈现出的曲线,似乎预示了一个下坡路时代的到来。
其实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辩证法则和内在规律。
懂得音乐的人知道,再好的乐曲不可能一直是强音,就像国人喜爱的琵琶乐曲一样,清脆之中,总有急促和舒缓,一种声音,即使再好,也总会给人以疲劳之感。况且一驾再好的马车,既要疾驰也要放松,一路狂奔不合情理。
中国利用外资发展这驾马车,已连续奔跑二十余年,尽管中间也遇到波折和甚至小息,但强势从未减弱。据中国商务部2004年底的统计,开放以来,中国已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达5621.01亿美元,2004年更是突破600亿美元大关。
虽然这两年在利用外资上多了许多议论,尤其一些负面看法,但其推动发展的主流和作用无庸置疑。毕竟外资利用外资只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况且即使外资不出现波动,按照党的十六大,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尤其刚刚制定《十一五规划》,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转变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必然。这其中自然包括重新思考和实践,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如何进一步利用外资发展问题。
如果把此次外资出现的曲线特征当成一种信号,那么就不应当是一个单一信号,它的深刻之处在于,一方面要透过日趋激烈的经济全球化大背景审视外资动向,同时更要立足自我加快调整和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利用外资和外商投资从来都不是一个一相情愿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双方不断审视、判断、提高、跨越的系统工程。
从承接的角度上讲,当越过刚刚开放初期的起步阶段和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期的高速发展阶段后,进入21世纪的中国,利用外资已经在朝着成熟阶段发展。从投资的角度看,从中国开放之初大量外资投向一般加工工业和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到目前甚至未来倾向于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甚至与国有企业嫁接,外资,尤其大的跨国公司,已不像当初"一窝蜂",而是更加理性,更具全球意识。
苏州、上海、广州、昆山等城市的发展,再次印证了他们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尤其当这些城市迈过开放之初大规模甚至无序的招商引资潮后,他们引资方式和发展模式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尤其注重把科学发展与利用外资有机结合,注重通过政策导向、产业布局、环境建设等,更加有序吸引科技含量高、高附加值、带动力强、无污染的外资项目进入,而外资,尤其跨国公司也恰恰看重和认同这一点。
今年前一个季度有关省市利用外资尽管也出现了下滑倾向,但凭借着已经开始的"转变",后劲渐渐显示出来,而且利用外资的质量明显提高。在江苏新批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39个项目,1亿美元以上项目就达12个。而投资上海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占多数,比去年同期提高10.7%。
就在"敏感"十月,记者专访了山东省外经贸厅厅长周嘉宾,在他看来,外资波动实属正常,关键是要看到其中所传递的信号,必须重新看待外资投资取向,客观分析和研究招商切入点,以新的思维和方式参与竞争,与外资对接。
某种程度上说,外资的小幅波动既不是坏事,更不是祸事。而已显示的信号表明,无论是眼下还是长远,区域或城市的竞争,越来越凸现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的功力,而不仅仅是利用外资上的得失,尤其量的多少。
"关键期"的三角洲表现
对于大多数外国人来说,悠扬动听的《太湖美》,是他们对这座城市甚至对中国的最先认识。而早先国人对这座城市的了解,也不过是她的绮丽风光吸引。其实这种认识和了解,已经在几年前就被颠覆了,无锡的美和影响力,已经远远不是风景秀丽那么简单,中国的"日资高地"和"液晶谷",已是这座城市新的代名词。
用无锡人的话说,在强手如林的苏南地区,他们更加注重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注重错位竞争和集约化发展,而不单单就外资论外资。今天的无锡,无论外资或是本地企业,统一进园不说,只要没有产业链上下关联的循环发展项目,很难通过审批。
像无锡这样的发展,尤其从根本上转变外延发展的模式,已经在苏南、上海、珠三角许多城市成为新时尚。尤其从2003年以来,对经历"成长烦恼"的两个三角洲诸多城市来说,"发展面临关键时期"怕是谈得最多的话题。
在广东人看来,以往那种投资拉动型、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已经到了"退出"的时候,"转型"势在必行。
如今的广东"拐点",更加凸显了协调发展的意味。从世人瞩目的9+2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到"十一五"整体规划战略构想,广东的高瞻远瞩,再次显示了"开放先驱"的功力。如今他们的目光已不仅仅盯着港澳,而是更高、更远。尤其在工业领域,广东以工业重型化和高级化为特征的工业结构,正发生根本性变化,广州南沙、惠州大亚湾、珠海西部、湛江临港工业区四个重化工产业基地引人注目,石化、汽车、能源、造纸、IT、钢铁、船舶等产品,正不断充实"广东制造"的内涵,而利用外资更有指向、更具水平。
依靠开放崛起的上海同样在反思自己,因为用国际标准衡量,上海和国际化大都市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有不小的差距,上海的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仍属于粗放式,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投资的推动、依靠制造业的推动、依靠外来人口的增加。
用陈良宇的话说,"要学会在游泳中换气"。
"换气"中的上海,已将各项调整与"十一五"规划有机结合,在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同时,更加强调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入驻,以形成巨大的高端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更加强调在引进、吸收、消化以及自主创新基础上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强调高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高资本密集、耗能少、资源节省等核心竞争力。
从去年开始,上海在松江、青浦等区开展工业区产业评估制度试点,通过发布《上海产业能效指南》、《上海产业用地指南》等一系列细化量化的评估体系,对有意入区的工业项目进行包括产业导向、环境保护、用地需要等指标在内的经济社会效益综合评估和审核,不达标者不接纳入区。
有记者观察发现,大半年来,最大的变化是"引资"变成了"评资"。提高准入门槛后,项目投资密度大幅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度进一步提高。如嘉定区对72个项目进行评估,准入32个项目,平均投资密度达每亩31.23万美元。与此同时,除了"招商",还在"送商"--去年以来,青浦等5区共淘汰能耗高、产值低、污染重的劣势企业250多家,腾出土地6875亩。
2005年9月29日,备受瞩目的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石化项目之一-扬子石化-巴斯夫一体化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一总投资29亿美元,迄今为止江苏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也是巴斯夫成立140年来最大的单笔海外投资,自2001年9月28日破土动工,就一直是人们议论的话题。尤其对同样是石化大省的山东来说,更是羡慕不已。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包括苏州自所以成为"500强聚集地"、昆山自所以成为"百强之首"、江阴自所以成为"上市第一市",无一不是精心培育和潜心调整的结果。
而南京自所以吸引巴斯夫,这与南京地区拥有扬子石化、金陵石化等200余家较大规模以上的石化企业,以及600多个品种石化和化工产品"链"的吸引密不可分。
如今整个江苏的"换气"似乎更显从容。在以提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力,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提高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提高集约发展水平的"四提高"中,高新技术成为江苏第一大产业不说,即使在纷繁复杂的气候下,像苏州这样的有底蕴、有后劲的先进城市更显魅力。前三季度,苏州实际利用外资达44.3亿美元,保持了47.8%的高增长。而在上半年的141个项目中,苏州吸引外资近8亿美元,新批准千万美元以上项目达424家。
山东的新变局
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山东一向以稳健而著称。但从新世纪,尤其从2003年起,山东似乎改变了以往风格,追赶和调整的脚步开始急促,尤其来自两个三角洲的发展压力,已迫使山东不能再按原先的步伐行走。
记者在十月青岛开展的"利用外资促进月"活动中,采访了该市外经贸局局长武铁军。在他看来,虽说集中活动成果显著,但青岛已经不再着眼一城一池的得失。
武局长的自信显然不是盲目的。自从新世纪开启青岛经济战略转型,富有青岛特色的三大经济、四大产业基地、六大产业集群,被世人看作是青岛的脊梁,而经济重心西海岸,则越来越凸显"金巢"和"吸盘"的作用,尤其集群的色彩被越来越多的国外大公司所看重。
不光青岛,整个山东的开放行走,也越加显示出与往不同和与众不同,而这种不同不是体现在利用外资量的增减上,而是各地经济发展方式出现的质变化,比如更加强调规划、布局,强调政策引导和产业环境建设,强调园区和品牌建设。
在一份今年上半年分析报告中,就有记者看出其中的变化。以往看重配套和善于"扎堆"的台商,更钟情三角洲。但在今年的"鲁台经贸洽谈会"上,这种局面发生了变化。全省新批台资项目274个,总投资额达14.5亿美元,而总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达36个,尤其签约台资项目中高科技项目占了64%,项目质量明显提高。
其实这一切无不显示了张高丽书记的敏锐。这位从开放前沿来到山东的决策者,早在几年前就观察到了这种变革趋势。在来山东不久,他就将对外经济和开放发展视为"第一亮点",并多次亲率队伍赴南方先进省市考察学习,同时结合山东发展实际,先后决策和制定了世人瞩目的"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半岛城市群"发展方略。
某种程度上,山东转型不比两个三角洲滞后。
解析山东之变,最突出的看点在于,山东上下对整个发展战略的统一认识和越加协调的发展步调,以往那种各自为战、诸侯割据的传统局面正逐步被打破。在越加清晰和发挥各自产业优势的前提下,利用外资正逐步向集约和循环经济方向发展,而园区更成为发展的主战场。更为可喜的是,随着投资环境,尤其产业环境的不断改善和提升,山东吸引的外资已不仅仅是一般贸易加工型企业,大量的带动力强、高科技型重量级企业和项目,正源源不断登陆或瞄向山东。
由中国商务部支持,青岛市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欧盟企业合作会议,于10月在青岛举办。有大约来自欧盟成员国十几个国家的近300名企业代表和国内近千名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记者在深切感受盛况空前气氛的同时也同时领悟到一种信号,山东让欧洲青睐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山东无论从资源、产业、交通、环境等方面,有与欧洲进行沟通和对接的基础,也更有发展的广阔空间。
当然,对越加成熟和变局中的山东来说,其开放背景、产业背景,尤其利用外资水平,毕竟与两个三角洲相比有不小差距。以山东与江苏经济园区比较为例,2004年山东经济园区实际使用外资和出口,在全省总额中所占比重分别为40.9%和27.5%,江苏省则达到80%和65%。而在江苏2004年94项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和20项过亿美元项目中,各类园区无疑成为引资大户,充分显示出了开放"高地"的重要特征。
无论如何,新变局已在开始讲述一个传统经济大省正在走向经济强省的故事,而其中的青岛篇章会更有意义。
就在今年5月,在突出发挥青岛龙头带动作用会议上,一向高度关注青岛发展的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再次提出希望和要求,希望青岛要站的高、看的远,努力建设成为产业优势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全国重要区域型经济中心;承接国际产业和资本转移能力强、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对外开放重要基地。在他看来,突出发挥青岛龙头作用是促进全省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作为风标,如今青岛产业调整更加清晰和深入,鼓励外资进入的重点领域也更有针对性。如支持利用外资开发和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先进制造、精细化工、先进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利用外资扩大新型家电、新型饮料、石油化工、船舶制造、汽车和车辆制造、电子设备等支柱产业的规模和能力;鼓励利用外资和新型实用技术改造提高纺织服装、轻工、食品、橡胶、机械加工等传统产业等。
青岛决策者清楚,青岛发展的快慢对山东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影响。市长夏耕就曾表示,在新一轮崛起中,青岛必须在经济上做大做强,力争在"十一五"末,经济总量占全省的1/6。而从青岛四大基地和六大产业集群的发展看,一批内外资大项目纷纷落地,如果抓得好,未来几年完全可以实现另一个"苏州奇迹"。
了解山东性格的人清楚,山东要么稳下去,要么一定会在新变局中给世人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