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某资深教授张,欲在书房置一面长排落地大书橱。想像着未来的日子,白天买书存书、夜晚选书读书,从不逛街的教授也进了商场。精挑细选,一万二订好一架。 货很快送到家,书迅速堆上架,张教授摆开了崭新的静读架势。茶香绕室,漆味亦绕室。张教授是懂得些环保常识的,
遂开窗通风。三四晚后,张教授有些头痛,只好将写作地点挪至餐厅,书房仍然白天黑夜地通着风。 夏秋季节的风,很是干燥有用。然三个月后漆味仍存,张教授开始考虑退货。电话打过去,商家说产品经各部门检验合格,你说不好拿证明来;再不服,欢迎打官司告我们,我们常年聘了两律师,就是干这个的。再打第二个电话,检验部门说可以检验,你们把家具拉来,另交费用若干。此时张教授虽然很生气,但总归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知道光发火是没用的———他拿出纸笔,开始计算法律途径的成本: 一为直接成本,拉家具去检验的车费、检验费、与厂家谈判的成本、打官司请律师的费用、诉讼费、收集证据费;二为机会成本,就是干这些的时间本可教课写书,挣不少钱;三为精神成本,没打过官司的人很容易心力交瘁;四为风险成本,还不一定能赢呢!张教授越算越清醒。他捞起电话,吐字清晰发音坚定:“你们把书橱拉回去吧,给我九千块就行。”一小时后,当初卖他书橱的小伙子满脸愉快地进了门,两人像老朋友似的,“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北大教授的故事告诉每一位老实巴交的平民百姓:实践法律精神,需要考虑经济成本之高低,这才是聪明脑袋的正常反应。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