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图司海英 |
   正说反说    【新闻主体】10月29日,苏州首家现代私塾——“菊斋私塾”正式开课。据悉,创办者创办私塾主要目的是弘扬国学,培养儿
童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私塾教学内容主要是经学、韵文、古乐、书画、茶道等(《东方早报》10月30日)。    正方
   私塾作为我国封建社会主要的授课方式,具有悠久的历史。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曾起过重要作用。陈寅恪、郭沫若等人,都是贯通中西的饱学之士,但私塾打下的国学功底是现代学校教育所无法达到的。还不用说私塾所教学的儒家经典对于培养人的道德观念,塑造其理想人格,提升其文化素质和加强其文化内涵等带来的好处。
   在传统文化不断丧失,道德水平日渐下滑的今日,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方面,私塾的“复活”都有着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现代教学的角度来看,古老的私塾其实是一种典型的个别化教学。大规模的流水线似的教育使教育越来越失去了个性,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等毫无个性的所谓人才越来越充斥社会,复制、克隆等成了教学的常规手段。这种失去个性的教学终将使社会失去活力与差异。在此前提下,人们呼唤个别化教育,个别化教育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趋势。
   个别化教育,也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学生人少,就正好用分层分阶段的教学方式。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大师杜威认为,以小班的形式教学,以共同的兴趣和适应社会需要为根据而划分的各种小小的作业组,能让学生能够在发展每一个人自己的能力和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的同时,又成为一个合作的社会。私塾即是以小班教学为自己的教学方式的,它也是真正开拓学生思想的地方。而这种个别化教育不乏成功的先例。
   换一种角度看私塾教学,竟然与现代教育理念不谋而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和有趣的现象。徐晓
   反方
   这是国学迷恋者的精神返祖
   在下一代身上加强国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国学功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弘扬国学是否就一定要创办私塾呢?
   私塾的消亡本来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且,从教学规律上讲,私塾的教育方式也至少不能与现代的教育理念完全兼容。
   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国学迷恋者的精神返祖现象。据悉,这家“菊斋私塾”的创办者是两名国学爱好者,而相当一部分送来学童的家长也是对国学情有独钟的“铁杆追随者”。他们对于国学都存有着一种近乎痴狂的迷恋,正是这种迷恋使得他们将学堂布置得与古代私塾尽可能地相近,以至于“先生”还要穿上汉装,学生的几案也要参照古代资料仿造。从形式上尽可能地营造古代私塾乃是这些国学迷恋者的第一追求。
   由于对国学的迷恋而造成的精神返祖现象,苏州的这两位“先生”并不是第一个,近代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毕生所追求的国学文化走到形式尽头的时候,竟会跳入昆明湖为之殉葬,王国维的这种殉葬其实只是一种精神返祖的极端追求而已。李先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