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一名以色列女歌手在纪念拉宾遇刺10周年活动中演唱
国际观察拉宾遇刺十年祭
“让我们的心为和平跳动,让我们的眼睛期待和平
。”以色列前总理伊扎克·拉宾1995年11月4日遇刺前在他最后一次讲演中这样说。拉宾走后的10年,以巴双方经历了数不清的自杀爆炸、“定点清除”、国际斡旋以及和平谈判,遥远的和平仍停留在两个民族人们期待的目光中。
和平在叹息
2005年的以巴地区大事首推沙龙政府实施从加沙地带撤离的“单边行动”计划。
很少有人会想起,早在12年前以巴双方签署的《奥斯陆协议》就规定,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撤军,由巴勒斯坦选举产生的自治机构进行管理。该协议以色列一方的决策者正是时任总理的拉宾。
1993年9月以巴双方在美国白宫正式签署的《奥斯陆协议》,是一项旨在实现以巴永久和平的框架性协议。在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身边,拉宾与阿拉法特握手的情景也定格为历史的瞬间。根据协议,以色列政府首次正式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为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代表,巴解组织同时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为此,当时的以色列总理拉宾、外长佩雷斯与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共同获得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
《奥斯陆协议》一经出台就遭到以色列右翼势力的强烈反对。协议签署一周后,拉宾在议会中遭到空前抵制,拉宾由此被强硬派指责“出卖了犹太人的利益”,协议最后仅以一票优势获得通过。《奥斯陆协议》使拉宾在以色列国内的形象两极化,大部分人将他视为带来和平的英雄,小部分人则视他为出卖国土的叛徒。国内的反对势力丝毫没能动摇拉宾通过谈判“以土地换和平”的决心。在随后的两年里,随着和平进程的稳步发展,双方又签署了加沙-杰里科协议和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过渡协议。这两项协议被普遍认为是《奥斯陆协议》的组成部分。
《奥斯陆协议》的核心内容是:以色列首先撤出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城市杰里科,并开始为期5年的自治过渡;建立经选举产生的巴勒斯坦自治机构;过渡期内,以色列将先行撤出约旦河西岸6座城市和450个村镇,继而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大部分领土交给巴勒斯坦自治当局管理;过渡期开始3年内启动巴勒斯坦永久地位的谈判;最终地位谈判包括双方必须解决的耶路撒冷、被占领土犹太人定居点、难民安置、水资源分配等主要问题;巴勒斯坦过渡期应在1999年5月结束。
从1994年起,双方极端势力开始蠢蠢欲动,巴极端组织的“人体炸弹”开始在以色列城市接连炸响。以色列极右势力在全国掀起了抗议浪潮,拉宾被攻击为“卖国贼”和“刽子手”,是在“以土地换炸弹”。
1995年11月4日晚,拉宾在首都特拉维夫举行的和平集会上被犹太极端分子暗杀,这犹如在以色列政坛投下一枚重磅炸弹。紧接着,以巴暴力冲突升级,工党失去执政地位,拉宾用生命换取的和平希望离现实渐行渐远。
拉宾的遗产
拉宾被暗杀使以巴和平进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以巴局势陷入低谷。拉宾遇刺后,以、巴、美三方2000年在戴维营会谈未果,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四方2003年提出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进展缓慢。自2000年9月以巴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以来,双方伤亡人数与日俱增,以巴和平进程不断陷入僵局。进入2004年,以巴局势出现缓和迹象,但仍不时有暴力冲突发生。
在一轮轮循环往复的暴力冲突中,以巴双方领导层逐渐认识到,“以暴易暴”只能加剧仇恨,和谈是通向民族和解的唯一出路。这正是拉宾为后人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他本人恪守的解决以巴问题的准则。戎马一生的拉宾晚年深切认识到,以色列无法在周围阿拉伯国家仇视的目光中生存。除以巴《奥斯陆协议》外,拉宾还大力推动以色列与叙利亚、黎巴嫩和约旦和谈,缓解了以色列与这些周边国家的敌对状态,并同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进行了官方联系。这一切为以色列赢得了有利的国际政治环境和经济发展空间。
通过对话重建互信
拉宾遇刺后的10年间,暴力冲突加深了以巴双方的仇恨和伤痕。因此,只有重新建立理解和互信、排除各自极端势力的破坏和干扰,以巴才能回到联合国有关决议和“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轨道上来。在面对暴力事件时,双方都应保持克制、冷静的态度,防止冲突的恶性循环,为重开中东和平“路线图”谈判创造良好气氛。
当年拉宾政府同巴方谈判的代表、以色列社会民主党领袖贝林最近指出,以色列必须无条件地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进行对话,以最快速度进行最终地位谈判,通过和谈而非任何“单边行动”与巴勒斯坦以及周边阿拉伯国家达成协议。
贝林强调,唯有如此,以色列才能实现建立民主犹太国家的梦想,实现在中东地区与阿拉伯邻居世代和平共处的梦想。 新华社记者高路 刘立伟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