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水城保护开发工程中发现的3艘古船11月2日被挖掘出来。3艘古船中2号、3号船分别长22.5米、17.1米,保存完好,初步确定为元明时期,4号船仅存几块船板,年代尚未确定。
残长22.5米、拥有16个舱位,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技术打造。在今日召开的蓬莱水城小海古船发掘成果发布会上,我省考古专家宣布,此次在蓬莱发掘出的三艘元明时代的古船中,有一艘是目前我国出土的明代最大的一艘战船,这为蓬莱登州古军港的重要地位提供了确凿的文物佐证。
今年年初,蓬莱有关部门在对水城小海清淤过程中发现了三艘古船,7月21日至9月2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烟台市博物馆和蓬莱市文物局联合对这三艘古船进行了清理发掘。
据考古人员介绍,这三艘船中的二号古船就是迄今出土的明朝同时代最大的战船。据烟台博物馆考古部王富强主任介绍,这艘船运用了当时三大世界领先的造船技术。主龙骨与艏柱、艉龙骨纵向连接采用钩子同孔的木作技术,而横向结合则采用了铁质铲钉和穿心钉加固。舱壁板则采用了暗榫和铁锔连接工艺。船底还采用了一种“水泥密封法”,船板接缝用白灰、桐油和麻丝制成的艌料灌封。
蓬莱古称登州,1376年明政府为防御倭寇在这里设立了登州军港,明清以来一直是我国北方的军事中心,戚继光就曾在这里抗倭。专家们认为,在这里出土这么“高级”的战船,对研究中国古船类别及造船技术、海防史和古代海上交通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屠筱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