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出土的三艘古船(记者 李刚 摄)
古船局部(记者 李刚 摄)
1984年出土的1号古船,现陈列于登州古船博物馆(记者 李刚 摄)
胶东在线网11月2日讯(记者 李刚 通讯员 张绍贤 徐爱兵 唐浩)
今日下午,山东省文化厅、博物馆、文物考古研究所及烟台市文物局、博物馆等各级文物部门领导专家齐聚蓬莱,召开了“蓬莱水城小海古船发掘成果发布会”,宣布经过两个多月抢救性挖掘,蓬莱水城保护开发工程中发现的三艘古船被考古工作者挖掘出来,三艘古船中2号、3号船分别长22.5米、17.1米,保存完好,初步确定为明代和元明时期,4号船仅存几块船板,年代尚未确定。
在实施蓬莱水城保护项目中,该项目之一的水城小海清淤工程在接近尾声时,清淤人员发现了这几艘体形巨大的古代沉船。此次发现引起有关文物部门高度重视,从2005年7月21日至9月2日,在山东省文化厅的领导下,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烟台市博物馆和蓬莱市文物局联合组成的古船考古队,配合蓬莱水城小海清淤工作,对发现的古代木船进行了清理发掘。共发现古船三艘,并出土了较为丰富的遗物。
在发掘过程中,依照发掘操作规程进行认真的清理发掘。加强科技保护力量,多次召开讨论会,做好古船的现场保护工作。并邀请古船史研究专家,对古船的特点、发现与研究情况进行分析。蓬莱市文物局进行了认真的筹备、协调工作,并积极参与考古发掘。对发掘工作环境进行了整理,搭盖防护蓬,加强现场发掘和古船的保护工作。
本次共发掘古船三艘,位于1984年发现的1号船西侧,编号为2、3、4号,二、三号船南北相邻,四号船在西北,相距较远。四号船仅存几块船板。
二号古船,船头朝东,船体呈瘦长的流线型,残存船底部。残长22.5米,根据残存舱板及桅座推算,该船应有16个舱。在构造技术上,主龙骨与艏柱、艉龙骨以船板纵向连接用钩子同孔的木作技术,横向用铁质的铲钉和穿心钉加固,主龙骨与艏柱、艉龙骨有补强材。舱壁板采用了暗榫和挂方铁锔的连接技术,舱壁板两侧用抱梁肋骨加固,船板接缝用白灰、桐油和麻丝制成的料密封,铁钉则用不加麻丝的料封护,工艺先进。
三号古船,位于二号船的北侧。船头朝西,宽短型的船体残存底部,残长17.1米,根据根据残存舱板及桅座位置复原该船为11舱。在构造技术上,主要采用了鱼鳞搭接的技术,纵向以直角同孔加暗榫的技术,横向则以企口和方形榫钉相连。舱壁板两侧有抱梁肋骨,龙骨及舱板两侧粗肋和细肋相互交错以加固舱板,粗肋有钩形榫与外板相扣,船肋上木榫和铁钉相间,有规则的钉在船板上,进而加大船板与船体的强度。船板的接缝用白灰、桐油和麻丝制成的料密封,该船采用了较原始的木作技术,但构造技术也很合理。
土遗物较为丰富,有瓷器、陶器、料器、石器、瓜果种子、棕绳、草编、竹片等。瓷器有碗、盘、瓶等,陶器有陶罐等。石器为石碇,料器为一见晶莹透亮、加工精致的料珠,棕绳、草编、竹片等保存较好,并发现瓜果种子和鱼刺等。
根据地层关系及出土遗物,二号船的废弃时代为明代,三号船的废弃时代为元代或元末明初,四号船的时代无法确定。
古船的发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蓬莱小海共发掘古船四艘,数量多,一、二号船复原尺寸长于35米;二、三号船有明确的层位关系,这对于研究古代造船史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号船与二号船形制结构相似,而与三、四差别较大,提供了重要的古船研究资料。
为做好古船的科学发掘、保护工作,经国家文物局同意,2005年10月15——16日,山东省文化厅邀请北京、山东著名的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和古建规划专家,召开了“蓬莱水城小海古船保护讨论会”,与会专家对发掘工作予以肯定,认为古船的发掘“对研究中国古船类别及造船技术、海防史和古代海上交通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并就多学科结合获取更大信息量、古船保护与研究、原地建馆等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