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2005年年底,中国外交又迎来一段密集期。 从10月28日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展开了对朝鲜和越南的访问行程;而在10月26日和2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则远赴莫斯科,出席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四次定期会晤。11月8日至17日,胡锦涛主席还将对英国、德国、西班
牙和韩国进行国事访问,11月18日至19日出席在韩国釜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胡锦涛出访期间,温家宝将访问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 从访问行程看,年底前的出访重点是在亚洲近邻和欧洲,这反映了近段时期中国对近邻外交和欧洲外交的高度重视。不过,如果联系不久前胡锦涛对北美三国的出访,以及中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今年的其他访问行程,应该说,今天中国的高层外交活动,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又呈现出全方位的特点,在全球所有重要的国家和地区,大都留下了中国的足迹。中国这样活跃地与远邦近邻、大国小国,不问意识形态,不论发达与欠发达,全面互通往来,折射了中国在心态上越来越开放,对外交往越来越成熟。 同时,随着调整经济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中国对外资源的需求明显提升,这必然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在此背景下,如何保持对外资源需求的稳定性、互利性与可持续性,是中国外交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为此,中国外交在过去“睦邻、友邻”的基础上,开始把“富邻”纳入了政策追求,此一做法顿现外交的活力和灵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