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苍山县交通局锅炉工刘宝敬,一直致力于环保节能技术的研究,几年来取得了39项技术创新成果,其中25项获得国家专利。他研究发明的“卫生医疗垃圾焚烧炉给料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我国卫生医疗垃圾贮存、焚烧、污染环境的重大难题。为此,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十大标
兵”,并享受省政府津贴。就是这样一位有贡献的科研人才,却家居危房债台高筑。
为了搞研究,刘宝敬将多年的积蓄、工资,甚至女儿摆地摊的微薄收入,几乎全都投入项目研究,给全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女儿1994年报考卫校时,因交不起6000元的费用而放弃。为了搞研究,他自己经常在星期五下班后乘夜车到外地考察调研垃圾处理情况,在星期一上班前赶回单位。为了筹集研制医疗垃圾处置设备所需资金,他于2002年底向山东省齐鲁医院、上海瑞金医院、杭州市第一医院等9家医院负责人发出捐卖一肾一眼球和骨髓的请求函。
如今,他全家三代5口人住在30多平方米的危房里,家中惟一值钱的电视机已经一年多不出画面了。儿子上学,每天只给2元钱。8年来,每年中秋节和春节单位发放的食品,除留下10斤食油,其余的全都卖给小卖部。这几年,刘宝敬投在环保节能技术上的费用已达29.8万元,其中欠下了16万元的债务。
据了解,刘宝敬除了工资和省、市政府津贴按月领取外,其他待遇未有落实。刘宝敬两次申报高级工程师职称,但由于个别评审专家只注重学历,不注重实际能力,他最终没有通过评审。此外,刘宝敬高级技师的工资也一直没有落实,医疗费用无法报销。据了解,他家里存放的各种未报销的票据竟达3公斤之多。
有关人士认为,“刘宝敬现象”暴露出的问题令人担忧,是不重视、不珍惜人才资源的体现,也给各地推进人才战略提供了一个值得反思的社会标本。(孙覆海)
责任编辑:林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