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市南的新蓝图
———对话市南区委书记郄晋生
在各区市“一把手”中,郄晋生是典型的“学者派”。
与记者多次面对面,这次他说得并不多,但实际上,他从未放慢过思想的脚步。
异军突起的市南软件
业,在即将踏过“十一五”门槛的时候,将迎来近几年最令人感到骄傲的时刻,以至于面对一天天崛起、一月月长高的软件产业基地时,人们会由衷地赞叹决策者的眼光和建设者的效率。 2005,青岛科技自主创新模式叫响全国,市南为全市软件业连续五年翻番又一次贡献“半壁江山”。郄晋生说,“科学发展,科学是前提,发展是关键。市南软件业的昨天、今天,印证了科学发展带来的恢宏巨变;而明天,让我们满怀信心、充满希冀!”
记者(以下简称记):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市南软件业的发展,是否在走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呢?
郄晋生(以下简称郄):记得几年前,在市南区选择产业方向时,我们就面对过这个问题。直到现在,许多地方的经济增长还是粗放式的,以高耗能、高耗资源和对环境的高污染为代表的发展,可能一段时间会换来GDP的高增长,却换不来可持续发展。“三高”这一落后的发展模式,显然不符合市南区情,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记:您似乎还没回答我提出的问题。
郄:别急,由于我们看清了这一点,所以坚定了搞软件的决心,也就是摒弃“三高”、发展“两高”,即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这样可能来得慢,不会像以往那样引几个项目进来便立竿见影,但我们不动摇,我们坚持以我为主,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并重。所以你看到,市南不仅有“外来和尚”,还有许多“本地和尚”,中天信息、海信软件、高校信息、高敏视等等,在行业领域具备了较强的创新能力,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
记:但就总体而言,我们仍然处于产业链低端,难以摆脱为人代工的地位。
郄:你说出一个事实。确实,中国软件产业的自主创新力严重不足,大部分企业扮演的是加工车间角色,赚取的是少量的利润,而技术和品牌始终掌控在人家手里。但这是个必经阶段,就如同当年中国彩电业一样,要想超过师傅,先得跟师傅学,师夷长技以制夷,在学习中赶超。当然,我觉得软件企业还缺少一种观念和意识,就是一定要搞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要相信自己、大胆创新,关键要有自主创新的勇气。
记:企业理应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那么政府从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郄:去年,市南区和市科技局、海信集团三方签约,明确提出要上下联动,推进政企合作,你可能还有印象吧。这就代表了市南的观点,政府一定不要失位,失位比缺位更可怕。政府要有作为,仅仅不给企业添乱是不够的,政府要适度参与,拾遗补缺,用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搭建一个舞台,让企业当好主角。
记:市南的台子搭得够大,不但本土化企业成长起来了,连国际大公司都来了。
郄:(笑)今年,市南软件业在以往基础上,继续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各方面都有新进展。一是入园企业多了,二是规模更大了,三是自主品牌增加了,四是国际化程度高了,像今天落户的微软青岛办事处就是实例。还有IBM、富士通等“大块头”,都已明确表明入驻意向。有了这样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助阵,发展的后劲就不一样。
记:我知道您经常去基地,有时还和企业老总一起聊天,倾听他们的意见,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郄:我常去那里,每次去都会有所触动,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园内企业发展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迫切。企业有了高素质的人才,有了技术和项目,但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融资难,特别是那些中小企业就更难。我相信,这些来自最前沿的信息是最真实、最宝贵的。因此,下一步我们要有针对性地逐步开展工作,初步打算在基地内成立一家科技担保公司,利用政府信誉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我们还要打造一个商务平台,抓紧时间注册“青岛软件”,使得园内企业能够利用这一窗口实现互补型合作。
记:最后一个问题是有关软件园二期的,各界人士都很关心,能否透露一下新进展?
郄:软件业是个系统工程,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很早以前,在一期建设初期,我们就开始考虑二期的事情,并一直为之努力。现在可以告诉大家,位于银川西路东侧的二期动迁基本结束,年底前可以正式动工,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建筑设计风格与一期有较大的不同,肯定会成为青岛软件业又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