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大忙季节,记者穿梭于胶州农村田间地头,忙忙碌碌的广大农民给人留下更多的是浸透着丰收喜悦的欢声笑语。其间,也听到看到不少新鲜事件。党员干部助穷亲
瘫痪在床的61岁的胶州市张应镇于家村的周兆洪,今年的秋收成了他最大的担忧。接二连三的大雨使田地泥泞不堪
,农业机械无法进入田间作业。他自己下肢严重残疾,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妻子患严重精神病,85岁的老母亲双目失明,体弱多病,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全家没有一个劳动力,5亩多玉米怎么收获,小麦怎样按期播种?他为此经常泪流满面。正当他愁苦不堪的时候,10月7日他家来了十多位不速之客。镇党委组成的帮扶小组两天之内就帮助他收完了玉米,帮他耕地种完了小麦。周兆洪终于放下了最大的一桩心事。 像周兆洪一样,今年胶州300多户三秋困难户或残疾家庭都在各级党员干部的帮助下,在10月20日前完成了秋收秋种工作。活跃在田间地头的20多支党员干部组成的支农助困服务队成为胶州市三秋生产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是胶州市为确保三秋困难户或残疾人家庭及时完成三秋工作,在全市党员干部队伍中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这一活动使更多贫困家庭、残疾人家庭找到了更多的知心人。忙坏卫生监督员
“玉米秸子堆路摆,玉米颗粒公路晒,两天之后玉米卖,不占场院真爽快”。每年三秋季节农村的三大堆、作物秸秆占路、公路上晒粮等往往使村庄面貌凌乱不堪,而且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这几句顺口溜就是真实的写照。今年胶州市对此加大了教育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三秋生产的安全和村容村貌的洁净。
胶州市杜村镇在各村设立卫生监督员,每天监督检查各户卫生。在北杜村记者看到50多岁的王金印老大爷每天按时上班,对各家卫生状况进行检查督促。“张兰花家门前有一小堆玉米皮没及时清除,扣掉5分”,一边说他一边在本子上作记录:这些分数将是年底评选文明户的依据之一,必须认真记录好。
种了一辈子田地的憨厚朴实的胶州市铺集镇巩家庄的张连胜老汉,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捡到“馅饼”。他家的3亩多玉米收获之后,种小麦时的耕地、优质麦种、机械播种全部由镇政府包了,为此他节省近200元钱,自己只是花掉了不到300元钱的化肥钱,而且明年的小麦镇政府已帮助联系好买家,全部高于市场价收购。张连胜高兴地说:“活了六十多岁,还是第一次遇上这样的好事。”像张连胜一样,巩家庄村共有100多户农民遇上这样的便宜事。
原来,胶州铺集镇为积极引导农民改良小麦品种,增加农民收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在全镇建设4.3万亩优质小麦的基础上,今年又建设近1000亩“精品小麦示范基地”,对基地内的农户,全部实行供种、耕地、起垄、播种免费,并统一实行田间管理。仅此一项,镇财政投资近60万元。
今年胶州市在铺集、里岔、胶东、马店四个乡镇实行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并补贴300多万元实行良种供应。梁学勇任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