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华 近来,借助影视剧这一特殊媒体资源而成名的“影视同期书”大行其道。青岛的图书零售市场是其中推波助澜的一支劲旅。
“十一”期间,以韩剧《大长今》、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央视《亮剑》为内容的图书颇受读者追捧,从图书排行
榜看,均居销售量的前几强。 一般的传统小说,其发行量约在两万册左右,而“影视同期书”的发行量常是这个数的几倍以上。面对上述两种态势,从台前熙攘的读者群和幕后的出版社里传出或喜或忧的不同声音。
读者慕“名”而来
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生”、“大长今”收视率猛增的同时,与其相关的“影视同期书”也水涨船高。在书城和一些民营书店,“超女”和“大长今”的海报极其醒目,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表现得有些“疯狂”。根据《大长今》出版的小说有“人文”和“译林”两个版本,以“超女”为主题的有《我为“超女”狂》、《超级女生宝典》、《超级女生写真系列》等7种图书,一些读者毫不吝财地将它们全部收入囊中。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这些书加起来足有三百多元。
据新华书店工作人员介绍,“超女”、“大长今”图书在青岛一上架就很受青睐,“像《超级女生宝典》,不到一个月就卖了近百本,《我为“超女”狂》上市稍微晚一些,但也有七八十本的销量,喜欢《亮剑》的大多是男同志。这些书的日销售量远远高于其他图书,读者大多是慕名而来。”而据人民文学出版社消息,《大长今》首印3万册早已卖光,第二次又加印3万册仍然是供不应求。一位“长今”迷表示,她们太喜欢大长今了,想通过图书更全面地了解她的故事。
出版社为“利”所驱
“超女”、大长今等“影视同期书”大卖的背后即是在利益驱动下的出版社之“战”。“超女”诞生后,中信出版社、吉林美术出版社、新华出版社等纷纷跟风,收益不菲。而且,此次“策划”的成功必然会诱发他们新一轮“影视同期书”的出版运作。
据了解,青岛出版社也有过“跟风”策划。该社之前曾出过一本有关汉武大帝的书,市场反映比较平静。去年,电视剧《汉武大帝》热映,他们蓄机而动,将这本书包装成《汉武大帝》,没想到其销售量突破3万册。
新华书店负责人说,出版社做“影视同期书”无非是想借助影视资源推动小说的销售。“媒体上关于影视方面的文章非常多,如果趁势做‘同期书’,出版社在宣传造势上就不必花太大力气,而且效果明显。因此,从这两年的全国书市看,肥硕的‘影视同期书’市场已经吸引了一大批出版社跃跃欲试。”
因此,为了某一主题的争夺,一些出版社之间的火药味就很浓。像吉林出版社就对外声明自己是“超级女声”品牌持有者上海天娱传媒有限公司独家授权的出版商,而目前社会上充斥的大量盗用“超级女声”品牌及标识的图书产品,已经严重损害了上海天娱传媒有限公司及合作伙伴的合法利益,并且极大伤害了喜欢并拥护“超级女声”的广大公众。其矛头无疑是指向了正在做“超女”的其他一些出版社。
不同的声音
现在,文化领域一直在探讨影视文化的后续开发问题,这也是影视与图书互动现象日益繁荣的舆论环境。吉林美术出版社表示,影视和图书不论是谁搭谁的车,都是一种相得益彰,是资源的多次开发和利用。
青岛出版社总编辑室负责人同样赞同影视与图书的互动。他认为,国内出版社盛行的跟风现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出版社借助优秀影视剧、媒体关注热点出版各类书籍,给图书市场注入了新的血液,对充实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也有声音与此针锋相对。虽然新华书店是该利益的持有者之一,但他们表示,从“影视同期书”身上更多闻到的是商业炒作的味道,“这种出版界的浮躁很有可能会培养出浮躁的读者”。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倪震、郑洞天等电影界的学院派代表对图书面临的文学性考验也表示忧虑:“影视文化有其浮光掠影的一面,如果出版社漫无目的地跟风跑,难免会丧失图书的存在个性。”他们认为,小说仍应是真正的小说,电影剧本仍应是电影剧本,如果要把电影化的东西在小说里成为一种正面力量,就必须把它消解在本质上是文学的表现形式之中。否则,并无意义可言。
日前,因作品《藏獒》而声名渐起的杨志军则更多强调的是读者群的培养。他感觉,读者其实有一种并不是因为某本书好看才去买的阅读心理,而是在某种引导下感觉符合自己的精神品位才去买,或者在没有其他书可买的情况下才去买,因此,就有一个舆论引导和平台打造的问题。图书市场应该为读者提供一个层次较高的、人文的平台,这个平台有实际的,比如某个书店,也有舆论的。前来参加亚洲电影论坛的台湾学者刘现成同样表示,图书和影视作品一样,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同时,还应该更多地承担起引导、提升大众文化品位和艺术鉴赏力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