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花【金陵晚报报道】都说血浓于水,可是,刘淑华跟玲玲一点关系也没有,玲玲是个弃婴,出于同情,刘淑华抱了她。可这一抱就抱了13年,为了让孩子得到全部的爱,刘淑华打掉了自己的孩子,与丈夫离婚,如今为了她,可怜的刘淑华带病打四份零工,为的就是让这个养女有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1992年12底,天,阴
冷阴冷的,没有太阳,风呼呼刮着,刘淑华有喜了,她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妈妈。她从江苏泗阳的婆家赶到四川巴中市农村的娘家,下车到家还有一段小路要走,快到傍晚了,她正急急忙忙赶路,这个阴冷的天气与她那即将为人母的好心情有点不和谐。
路边捡来小东西
“哇……”一声声啼哭声传来,“可能是我也要做妈妈的原因吧,我就走了进去。”循着啼哭声,刘淑华惊呆了,原来是个小婴儿,被一件薄薄的破衣服包着,身上已经紫了,小脚还在外面,已经渗出血。孩子似乎已经没有力气再哭了,就快昏迷了。看到这些,刘淑华不经意地将这个小婴儿抱在了怀中。看看四周,一个人都没有。“这个小家伙让我心疼,我再不抱她,再不给她温暖,她肯定会死的。”刘淑华告诉记者,当时,她什么也不考虑,只想,抱起这个孩子。妈妈在家已经做好饭等待刘淑华,不过等来的却是刘淑华抱着个女弃婴回来了。来不及和妈妈打招呼,刘淑华立即烧水,给小家伙洗澡,将身上的血迹洗干净然后将她抱到温暖的床上,吩咐家人煮米汤……孩子不哭了,安静地睡着了。这个时候,已经是深夜了。
弃婴再弃还是留?
看到小家伙安静地睡去了,刘淑华突然有一个冲动,她要做这个孩子的妈妈。听到她的话,她妈妈更不高兴了,一个刚怀孕的人居然要做弃婴的妈妈,太荒唐了。妈妈告诉刘淑华,抚养一个小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再何况,婆家同意不同意?妈妈的话也有道理,看到熟睡的小家伙,刘淑华倒是一夜没有睡好,她还不会带小孩,不知道小家伙什么时候尿尿,什么时候要吃,还有,以后谁来照顾这个小家伙……问问隔壁邻居,没有人愿意带这个小孩,妈妈劝她,还是将这个小孩送到原处,孩子的亲生父母会去找她的。刘淑华知道,妈妈的意思就让她扔掉这个孩子,孩子取名玲玲。可是,孩子那么小,外面又那么冷,大人都受不了,何况是刚出生的孩子?刘淑华于心不忍,这样,孩子跟着她在娘家过了一个月。
弃婴引发家庭大战
过完年,刘淑华要回到婆家江苏泗阳了,小家伙怎么办?刘淑华最终还是决定,带着小婴儿回泗阳。回来后,公公婆婆,包括丈夫一点都不理解刘淑华的做法。“我想了很多,已经将她抱回来了,我就要给她全部的爱。我到医院打掉了我自己的孩子,家人都不知道。”刘淑华说,当时就是这么想的,回来后,丈夫就非常气愤,觉得一点都尊重他,更无法理解她:为了一个弃婴居然打掉自己的孩子。自从打掉孩子后,丈夫就不如以前,丈夫怨恨她,常常不回来,更没有话跟她讲。将家里的钱拿出起赌钱……他们的争吵一天比一天凶,无外乎是“扔不扔这个弃婴。”日子没有办法过了,玲玲5岁那年,刘淑华跟丈夫离婚了。她带着玲玲离开了她的那个家,那年,刘淑华30岁。
在无锡认识现任老公
刘淑华来到无锡打工,玲玲放在四川的老家,让刘淑华的妈妈带着,玲玲喊姥姥。在姥姥家,玲玲扫地、洗衣服……什么事情都干,“我想让姥姥少干点活。”面前的玲玲已经13岁了,却显得比同龄人懂事,她说,自己最受不了的是,有人说她是“野种”,说到这里,玲玲的眼睛湿润了。在无锡打工期间,刘淑华认识了南京人小林(化名),他们互相诉说着自己的过去,小林也深深的被刘淑华的经历所感动,为她有这么好的心肠而倾服,1999年,他们走到了一起,玲玲和刘淑华有了新家。2002年,玲玲的户口跟着刘淑华到了南京,也从四川来到南京上学。
为养弃婴打四份零工
学是上了,但经济条件仍然很差,小林不仅有一个老母亲,还有一个没工作的女儿。而小林每个月只有几百元,没有玲玲上学,生活就已经很苦了,而刘淑华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每个月都要吃几百元的药品。玲玲来了,家里就更加拮据了。跟刘淑华约采访是非常难的,因为,她每天要打四份零工。“我要打工,拼命打工,我要让玲玲上学”刘淑华说,她现在给替人家做钟点工,每天7:30开始,到晚上8:30回家,这期间就往返于客户家。“孩子很懂事,我不在家的时候,她就做饭,洗衣服,什么都干,星期六星期天,她会跟我到顾客家,帮我抹地板。晚上回来的时候,她就帮我揉背。我觉得真的很欣慰,孩子长大了,懂事了,会帮妈妈做事了。”一说到刚上初一的女儿玲玲,刘淑华说也说不完,她说,玲玲真的很善良,谁有困难,她就帮谁,班上有个同学智力不是很好,班上没有同学帮他,玲玲就跑过去,帮他补习功课;家门口有个乞丐,玲玲经常把剩下的早饭钱给他……
“我会好好报答妈妈”
见到玲玲,是在云南路社区,她正在社区做作业。说到妈妈,玲玲的眼泪就流下来了,她说,妈妈为了她,牺牲了婚姻,牺牲了很多本来属于妈妈的时间,现在为了她能读书,居然一天打四份零工,每天回来累得精疲力竭,“我知道,那都是因为我累的,因为累,妈妈还得了病,每个月靠吃药维持。我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报答妈妈的这份恩情。”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