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天的中俄第二轮战略安全磋商21日结束。这是今年继中日、中美和中印战略对话之后的又一次大国间的互动。战略层面上的对话已逐渐成为中国与其他大国交往的新模式,也成为中国外交的新看点。
此次磋商由国务委员唐家璇和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伊万诺夫率团参加,内容涉及双边关系、反恐、防扩散、
上海合作组织、中亚地区形势等问题,是继今年2月两国启动安全磋商机制后的又一次“深入的”、“积极的”对话。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1日在会见伊万诺夫时表示,希望双方更好地发挥战略安全磋商机制的作用,进一步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扎扎实实地推动两国各领域的务实合作。
除安全磋商外,中俄两国已经建立起密切的高层交往机制,如元首年度互访、议会领导人年度互访、总理定期会晤等机制。这些交往虽然未必冠有“战略”二字,但实际内容已属于战略对话范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赵青海教授指出,战略对话可以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巩固现有双边关系,促进战略合作,比如中俄战略对话;二是通过对双方最关切的战略性问题进行坦诚交流,为解决分歧奠定基础,确保双边关系长期稳定发展,比如中美、中日、中印战略对话。
8月1日,中美在北京举行首次战略对话。双方一致认为,对话是有益的、建设性的,增进了相互理解。双方商定数月后在美国举行第二次战略对话。年初,中印也举行了首次战略对话,内容不仅涉及中印关系中一些敏感问题,而且还涉及多边框架下的合作,为不久之后温家宝总理的访问做了准备。
在中日关系低迷的情况下,两国今年举行了三轮战略对话。前两轮均被认为起到了积极改善双边关系的作用。第三轮战略对话遭遇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事件而未果,由此也可看出战略对话与双边关系的进展密切相关。
赵青海认为,战略对话一般不设专门的议题,它的意义在于从更广泛的角度阐明各自立场,进行充分战略评估,从整体上更好地协调两国关系。中国与大国的战略对话呈现三大特点:不针对第三方;议题广泛;以增信释疑、加深了解、推动合作为主要目的。
中国与主要大国的战略对话始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当前,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各大国利益纵横交错,这也是今年以来中国与大国战略对话频繁热络的原因之一。
专家普遍认为,虽然中国与大国间的战略对话尚处于初始阶段,但从长远看,这种形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不仅有助于增强信任,改善关系,而且对大国之间战略关系的调整起到重要作用。(完)
(李诗佳 耿锐斌 章轩)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