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晚到昨晨,青岛的4名天文工作者彻夜不眠,终于在观象台拍下神舟六号划过北斗七星时的运行轨迹(周昆
摄) |
|
青岛观象台工作人员和市天文爱好者协会会员在观测“神六”轨迹(于小阳 摄) |
|
|
|
“追星族”彻夜不眠拍“神六”
昨晨4时55分,经过青岛上空的神舟六号运行轨迹第一次留在了底片上
昨天凌晨4时55分,神舟六号飞临青岛上空,青岛的4名天文工作者,用相机使“神六”经过青岛上空的轨迹第一次留在了底片上,追到了这颗为全世界所关注的“星”。记者前晚至昨晨在观象台目睹了整个观测和拍摄过程。
为了“追星”彻夜没睡
根据预报,“神六”第一次在青岛上空的可见时段是10月13日的凌晨4时34分55秒,可惜当时青岛阴云密布,第一个观测“神六”轨迹的时机与市民擦肩而过。14日凌晨4时53分43秒,“神六”再次飞临青岛上空。从云图上看,青岛的天气那时有可能转晴,于是,青岛观象台工程师孙立南、技术人员张艳,市天文爱好者协会的理事房 和周昆4人,为观测“神六”轨迹展开了彻夜准备。
5级北风吹散夜云
凌晨4时许,天空开始出现星星,5级北风将夜空中的云几乎吹尽。大家赶忙从圆顶里将用于观测“神六”的三台仪器,包括一架10厘米口径双筒望远镜和两架人造天体观测仪搬到室外。
“5、4、3、2、1,时间到!”昨晨4时53分,负责观测的三人眼睛都不敢随便眨一下,生怕“神六”从自己的眼前溜走,但是一片薄云又开始在“神六”可能出现的区域游走,也在干扰着观测,叹气声不时从大家口中传出。
“神六”轨迹出现了
短短几分钟转瞬即逝,大家立刻从相机下载图象,精心对比着拍摄的17张图片,当处理到第11张图片时,一条极其暗弱的直线出现了,通过技术对比,飞船经过青岛上空的起点(方位角331度,高度角21度)和终点连接起来的直线(也就是飞船的理论轨迹)与所拍摄到的轨迹正好重合。这时正是昨晨4时55分。
“就是它!”大家高兴地欢呼,青岛人第一次拍摄到“神六”轨迹。记者于小阳
近日观测“神六”时机
10月16日04时01分03秒—04时01分23秒;方位:西北(开始)—西北(结束);高度角:12;市内四区目视不可见,家用双筒望远镜可见。
10月18日04时39分17秒—04时41分56秒;方位:北—西北;高度角:26;可视条件较好。
10月19日04时58分28秒—04时59分41秒;方位:西北—西;高度角:27;可视条件较好。
飞船运行他“看”得最清
早报记者昨又联系到一位为“神六”作出贡献的青岛人
“成功了!”昨天凌晨4时许,神舟六号飞船第一次在太空成功地进行轨道维持后,负责飞船实时动态监测的周建亮兴奋地挥了挥拳头。昨天,记者了解到,现任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总工程师助理的周建亮是地地道道的青岛人,老家是即墨龙山街道办事处大留村。
“飞船升空后,我们的工作时间是24小时不间断的。”周建亮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直要等到飞船顺利返回地面后,他的工作才能算完成。据介绍,市民之所以通过电视直播能看到北京飞控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的模拟飞船实时运行轨道、位置等,这些仿真系统都是周建亮负责的工作。利用仿真控制系统,地面指挥人员可以实时了解飞船在太空的运行轨道,并及时采取措施。(臧旭平)
连线飞船控制中心
航天员昨尝试太空剧烈动作
昨天,“神六”运行进入第三天,飞船测控通讯系统总设计师于志坚接受记者采访时连用几个“稳定”来形容飞船各项科研工作的开展情况。
记者:今天一天的工作是如何安排的?
于志坚:我们的工作是随着飞船的运行而变化的,今天飞船运行的各项指标很正常,我的工作也是按计划开展。今天是我第二个24小时的班,我要一直工作到明天早晨的8时。
记者:今天飞船和航天员的情况如何?
于志坚:今天凌晨飞船做了上天后的第一次轨道维持,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轨道的调整有助于飞船能在预定的主着陆场着陆。另外,航天员的各项生理指标也非常正常。
记者:今天与航天员做了几次天地通话?
于志坚:每当进入测控段内都会有天地通话,在这段时间里,航天员要汇报飞船的运行情况、科学实验的情况以及个人的身体状况,如果时间允许,他们会把在太空拍摄的录像传回地面。
记者:今天是否有让你兴奋的事情?
于志坚:比较高兴的是航天员尝试了在返回舱内作比较剧烈的动作,但并没有影响飞船沿正常轨道运行,这是一项很大的成功。(臧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