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餐插队的现象在大学食堂普遍存在。新近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对此持“无动于衷”的态度,5.6%的受调查者承认“自己也插队”,只有24.3%的人表示将“阻止他人插队”。
为了解大学生校园公德状况,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2004级学生对福州大学城内的5所高校的1000名本科生随机进行了问卷调查
,内容涉及大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待人处事、
诚信等方面。
与用餐插队的问题相类似,“当发现有人在寝室外的走廊上大声喧哗时”,46.6%的人“无动于衷”,38.6%认为应该“制止这种行为”,只有4%的人表示会采取行动“向辅导员汇报”。
带手机进入自习教室或图书馆时,13%的被调查学生表示会自觉关机,76.3%的人“将手机设置为震动”,而保持铃声状态的有6.6%。一半左右的学生有过将食物带进教室或机房的经历。而听讲座时,22.4%的人会收发手机短信,另有19.4%的人曾经“打盹”,表示专心听讲的占35.1%。
如果碰到上课迟到的情况,56.7%的学生会“直接进教室上课”,23.3%的学生选择“旷课一节等下课后再进教室”,3%的人干脆“不去上课了”。
将近一半的学生声称自己有过“因一时找不到垃圾箱而随手丢垃圾”的经历;如果“看到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忘关了”,68%的学生表示会“关紧水龙头”,24.5%则“不予理会”;对于在学校食堂就餐后是否该自觉收餐盘这个问题,调查中支持和反对的各占一半。
针对大学生外表形象问题,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大学生染发无损自身形象;而对于大学生穿拖鞋进教室上课,56%的同学认为这是个人私事,不应要求太严。对于校园内勾肩搭背的现象,一半左右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或“无所谓”。
调查发现,78%的学生喜欢依某同学的缺点起绰号称呼同学,觉得这是亲密而非不尊重,仅有11.3%的人认为这有伤他人自尊。
在诚信方面,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认同“在求职时提供虚假信息”的做法,66%的大三学生赞同“简历不做假,典型一大傻”的说法。12%的学生承认假期回乡社会实践报告是从网上复制粘贴的。本报福州10月13日电
作者:本报记者 陈强 通讯员 吴木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