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主体】国庆长假结束前夕,记者在成雅高速公路路口调查清点,一个小时的统计时段内,共有35辆挂川O牌照的小车经返成都。隐去倒数第二个数字后,相关车牌号在报纸上曝光,报社表示,欢迎有关单位或人士电话联系并说明情况(10月9日《成都商报》)。 据知情人士介绍,
挂川O牌照的车都属公车。短短一小时内返程公车就达35辆,公车私用的情况是严重的。报纸要求相关单位和人士打电话说明情况、报纸在公布车牌号时,不得不将其中一个数字隐去。这些做法固然出于稳妥起见,但是见证了对公车使用进行舆论监督的困难、繁琐甚至无奈。 媒体监督的实质是公众监督,记者暗访的情况被公车使用者单方面地“解释”所抵消,揭示了公众监督的困境。近年来,为了动员公众监督公车使用,各地使出了不同的招数:有设立举报电话的,有扛着摄像机到酒店门口拍摄的,有将公车喷上“公车”标志的。但显然,这些做法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对不断移动的公车而言,公众很难实施监督。 公众或媒体对公车使用的监督之难,关键在于信息的严重不对称。造成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又在于权力运行的霸道和封闭性。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是,如果领导干部想做什么、做了什么,都只有本人或者身边工作人员知情,那么,公车私用就会成为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要监督公车使用,绝不能就事论事,仅仅拿车子做文章。公车不姓公,在于权力不姓公。监督公车的根本,在于监督公权。巴山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