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的纵身一跃 (上接第一版)青岛开发区蝉联第一,基础设施配套能力首次跻身前三。
突出发挥港口优势。可以说,港口是青岛开发区发展的一个突破口。面对国内港口业发展你追我赶的现实,青岛开发区积极发挥紧临港口的优势,依托青岛市打造北方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
大力推进临港产业,“以港兴区”取得了显著成效。港口已成为青岛开发区的中场发动机,其巨大的张力推动着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积极推进“经济重心”建设,全力实施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开发区“产业集群化”模式,已经成为该区域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在更加成熟的产业链条下,开发区家电电子、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新型材料、高新技术、仓储物流六大产业集群已经颇具规模,并不断发挥着事半功倍的产业魅力。在各产业集群细密的产业网络下,青岛开发区的产业链条正迅速向纵横双向扩张,大造船、中海油、浦项制铁、丽东化工等一批产业主导项目和配套项目纷至沓来,构成西海岸现代工业的强劲骨架。
放眼全国建最好开发区
自1999年开始的国家级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已经成为众多中外投资者衡量开发区投资环境和选择投资地的重要参考。名次的上升意味着青岛开发区投资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在投资者心中信誉度的不断提高。
然而,面对位列前四这道耀眼的光环,青岛开发区的目光却更加务实而深远。
在全国49个国家级开发区中,青岛开发区意识到了竞争的日趋激烈,意识到了“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紧迫形势。青岛开发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分值为86.8分,但位居第一的天津开发区的得分为190.1分,即使是排在第三位的昆山开发区的分值也达到了121.5分,青岛开发区的差距还很明显。而且漕河泾、大连、北京、宁波等开发区正紧随其后,大连的分值达到81.9分,与青岛开发区的距离不大。如果加上苏州工业园区、金桥出口加工区等5个飞速发展的国家级工业园区,那么很多国家级开发区的地位就会被改写。同样是国家商务部发布的《2005年1-2季度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统计》,仅工业总产值一项,青岛开发区的增长速度仅为36.1%,而北京达到69.63%,漕河泾达到97.32%,形势依然严峻。
面对这种形势,青岛开发区提出了建设全国最好开发区的目标,在着力抓好项目引进、产业整合的同时,继续加快大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以充分发挥大项目在西海岸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目前,以大项目为龙头,开发区的主要产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核心力量,大造船、大炼油、中海油、丽东化工、浦项制铁、上汽通用等一系列大项目顺利推进,整个开发区的项目建设一派繁荣景象。而且,这些项目的加快建设,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引进,1至7月份,青岛开发区新批外资项目111个,总投资14.65亿美元。新批过亿美元大项目3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3个。
与此同时,青岛港的建设也正紧锣密鼓。南港区建设已经上马,各类资本注资前湾码头,前湾港群气势磅礴。青岛海湾大桥已经动工,胶州湾海底隧道申请报告已报国家发改委核准,动工在即,青黄之间“北桥南隧”的梦想即将实现,青岛开发区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将更加优越。同时,青岛开发区拓展发展空间的梦想已经实现,红石崖已划至黄岛区,开发区北部工业园已经虚位以待。所有的利好消息,预示着青岛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在2005年进一步发展、进一步上升的愿景。本报通讯员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