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消息记者昨日晚上获悉,总装部有关领导于昨日上午抵达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检查“神六”发射准备工作,飞天英雄杨利伟也随同来到了基地。
加注系统是“神六”成功发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昨日,技术人员们对加注系统进行了最后一次检测。
据介绍,加注外管道总长3公里多,技术人员对管道的
气密性等方面进行了细致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还用上了肥皂、镜子等检测工具。经过数小时检测工作,加注管道一切良好。
与此同时,官兵们驾驶直升飞机还对副着陆场地进行了勘测,在3小时的工作中,他们对副着陆场地周围的人口分布、交通等情况进行了周密勘测。据介绍,返回舱将着陆在三大海域之间的沙漠里,昨日,负责返回舱救援工作的部队官兵也在当地进行了救捞实验等实战演练,确保宇航员安全着陆出舱。
在东风航天城内的“神舟宾馆”、“飞天宾馆”等宾馆内,住着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航天技术人员,他们都是为“神六”飞天前做最后检测的。
昨日下午2时30分,记者来到“神舟宾馆”,正值这些技术人员上班时间。大量身着浅蓝色工作服的技术人员从宾馆的不同方向走出来,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他们有的抱着资料,有的提着袋子。一名技术人员称,他们早在8月初就来到这里了,他们分为火箭实验队和飞船实验队,每个队大约有200多人,主要承担他们各自负责的“神六”产品的最后检测任务。
记者昨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了解到,4日下午,“神舟六号”飞船与“神箭”在酒泉发射中心的装配车间内已经完成了对接。据介绍,在此次绕地飞行中,“神舟六号”的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后,还将继续在轨飞行,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
另据了解,“神舟六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逃逸救生塔和一个过渡段组成。其中载人的返回舱、轨道舱可谓“一室一厅”,作为“一室”的返回舱是航天员在发射、返回和驾驶飞船时待的地方,作为“一厅”的轨道舱则是航天员工作和休息的场所,其环境舒适程度优于“神五”。(庞山岚
刘诚)
神六返回搜救系统调试完成 可模拟出搜救3D图像
据香港文汇报5日消息一直为中国的神舟火箭提供返回搜救系统的武汉中地数码科技公司总经理刘永日前透露,目前神舟六号的返回搜救系统的调试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返回搜救系统调试完成
刘永透露,中地数码公司已派出一个4人小组前往西安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进行协调测试,此次的返回搜救系统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可以模拟出返回搜救时的3D图像,届时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控制室内就能够从大屏幕上看到返回搜救的3D模拟图像。
载人航天任务成功的重要标志是航天员能够安全返回地面,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安全出舱、返回驻地。为此,军方几年前就开始研发“着陆场搜救辅助决策系统”。自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飞船的返回搜救一直使用武汉中地数码科技公司的Mapgis为平台的辅助决策系统。
为神六加燃料武船立功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升空,整个发射过程中燃料加注管线没有发生一滴渗漏,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新纪录,燃料加注和供气系统的稳定、安全表现得到了高度认可。
该系统的承建方是武汉的老军工企业———武昌造船厂,武船曾经参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塔架,后又承担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燃料加注和供气系统的建设、安装和调试工作。据该厂高级工程师冯宁介绍,武船提供的这套燃料加注和供气系统自1999年交付使用至今已近6年,即将升空的神舟六号将是这套系统保障的第六次发射。
冯宁自豪地说:“在这6年间,武昌造船厂没有接到一起军方因设备问题而提出的维修请求,武船的技术团队只在最初的建设阶段出现在酒泉发射场,之后武船的代表只在受邀前往观摩时才会出现在酒泉。”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