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口增幅前三甲——钢材、成品油和汽车零件到传统行业,数字背后隐藏着什么
本刊记者 郭琼/文
升值预期?
在今年前八个月中国创下的608亿美元贸易顺差纪录中,从出口同比增幅的角度看,无论出口数量还是金额,钢材、成品油和汽车零件都位列前三甲——此三者
今年1月到8月的出口额,分别比去年增长了121.6%、90%和55.4%。
不过从出口量值考察,更庞大的出口大军在于机电、高新技术和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中。
据前八个月的海关统计数据,机电产品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8%,是出口产品中真正的生力军。但是今年以来,机电产品出口在30%以上高位增长的同时,进口却大幅回落,前八个月的进口增幅比上年同期下滑了29.2个百分点;到8月底,仅机电产品的进出口顺差已达445.5亿美元。
关于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一种解释是受人民币升值传闻影响所致。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分析认为,去年以来加剧的人民币升值预期给了企业巨大压力。由于担心人民币升值后受到损失,很多厂商提前交货,争取早日结汇,由此带动了部分产品出口的大幅增长。而进口方面,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作用,使一般贸易项下部分商品被推迟进口,前八个月进口额下降8.5%。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即持“升值压力说”。在他看来,人民币升值预期加速了出口,同时延迟了进口;两相作用,进出口顺差在这段短暂区间内迅猛冲高。
不过,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助理黄悦泉对此并不以为然。“汇率预期短期内在一般项目上很难控制,企业对机械设备进口的汇率弹性短期内并不大,小幅的汇率波动预期很少影响进口决策。”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陶冬亦认为,自去年下半年起,中国的进口就受到了汇率升值预期的很大影响,但企业完全可以通过远期外汇市场上的套利保值来消化升值预期,没有必要影响自己的进口行为。事实上,即便人民币汇率升值10%甚至20%,由于中国制造业的巨大成本优势(中国制造业工资相当于美国的20%),恐怕也难以对贸易顺差产生多少影响。
产能过剩?
从理论上看,贸易顺差的产生有几种可能。其一,当国内产能形成、产量增加的时候,出口通常会增加;其二,当国内产能形成后,以前在国外购买的产品可以被国产货替代,从而减少进口,这就是所谓“进口替代”。
伴随着国际产业转移,中国机电产品的进口替代能力逐步增强,进口替代倾向明显抬头。人民币随美元贬值增加了企业进口的成本压力,尤其是从欧元区进口货物价格陡增,国内用户更慎重地选择从欧洲等地进口产品,或者放弃进口转而寻找国内替代。今年前八个月,自欧洲进口机电产品已下降了5.1%。
汽车和汽车零件的进口下降足以证明这一点。今年前八个月,中国汽车及汽车零件进口并没有随着进口许可证的取消和关税的下降出现激增,进口分别下降了23.8%、25.3%。中国汽车制造业产业链的初步形成,正是汽车及汽车零件进口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
进口替代在钢铁行业亦深得表现。据统计,与去年同期比较,上半年有1853.62万吨国内生产的粗钢资源量,通过替代进口、扩大出口,从国内市场转向了国际市场,占上半年全国生产粗钢增量的51.04%。
此外,今年以来,涂层板(带)、热轧薄宽钢带、冷轧窄钢带、中厚宽钢带等附加值相对较高的产品产量也大幅增长。
钢铁行业的逆转,很可能还包含了第三种因素,即因宏观调控而内需减少。其内需减弱同时还影响了产业链上游的产能过剩问题加剧,进而将之推向出口。
比如,受小型钢铁企业关闭、停产影响,国内对焦炭需求大幅减少,目前国内需求量只有1.85亿吨左右,但去年焦炭产量已达到2.38亿吨。这使得大批内销焦炭涌向出口市场,成了外商压价的砝码。据海关统计,天津口岸今年前八个月焦炭价格同比暴跌35.4%,为近五年来的最低点,每吨比去年均价下跌了100多美元。
价格补贴
今年以来,成品油出口以90%的同比增幅,悄然蹿到了出口增幅“榜眼”的位置;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内弥漫的“油荒”
现象,这显然是由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的定价机制所致。随着统计数据的公布,成品油问题招来了比任何出口产品更多的争议。
对此,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曹晓晞认为,扭曲的价格机制必然引发大量出口。即使中石化和中石油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可以忍受亏损以“履行社会义务”,但是地方上还有3000万吨左右的炼油能力是很难抑制出口冲动的,“因为他们既没有上游的国家补贴,也没有下游的化工产业,如果内销,卖得越多亏损也越多,所以自然要往出口寻找出路。”
中国对成品油实行的补贴政策不仅造成了出口剧增,事实上也推动了成品油的走私。据曹估计,尽管很难掌握具体数据,但在国内外巨大的价差下,广东等部分地区闹“油荒”的一个主要原因,很可能是走私出口。“过去中国的成品油是大量走私进口,而在现在的利益驱动下,必然是大量走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