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G时代即将到来,甚至超3G和4G都被提上日程的时候,有人说小灵通应该成为被“抛弃”的弃儿。但小灵通从一诞生似乎就面临着被不断“PK”的命运,如同“超级女声”里的何洁一样好运气,小灵通不断站到“PK”台上,却一路杀到了五强。
运营商近期的逆流而上似乎印证了这种比喻。近日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相
继宣布,继续加大各自小灵通网络的投资,在全国12个省份进行扩容和升级,其扩容工程合同金额仍高达1.67亿美元。
“今年底小灵通用户将突破一亿,明年用户数量还有望攀升”,被称为“小灵通之父”的徐福新预言。
当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一本300多页的《小灵通传奇》问世后,小灵通的命运似乎让业界更加关注——在3G即将到来的时代,小灵通还能否书写年增长几千万用户的传奇?
专项政策出台?
“小灵通满足了低端无线营业的需求,抓住了很好的增长点。”电信研究院通信政策研究所所长陈金桥在谈到当前小灵通在电信市场需要关注的市场和技术演进转型的问题时说。
陈金桥表示,小灵通除了技术本身向前演进外,还需要一个转型,固网运营商对小灵通本身业务的发展方向要明确。“现在固网运营商都在调整策略,在为未来进入3G新的市场阶段积蓄力量,但未来中国无线通信将是一个最复杂的局面,3G、2G并存,小灵通网并存,各种业务交融生长。”
陈金桥笑着举例,消费者不会都吃满汉全席,他们本身很理性,会对语音业务、数据业务进行组合,所以未来运营商要向消费者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服务,这是小灵通未来存在并发展的基础。
陈金桥表示,从政策层面讲,小灵通不是作为严格的移动通信来管理,它一直被定位为固话的延伸,是一个无线市话的概念,今后3G或者后3G之后,将会出现小灵通将与2G、3G并存的局面,将会产生大量短信互联、资费结算等互联和融合问题,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可能会有针对与小灵通和其他业务发生关系的专项政策出台。
陈解释说,专项政策包括目前需要引起固网运营商思考的问题,还有关于小灵通网络与移动网络的结算问题(目前小灵通的非语音业务,比如短信与移动运营商是双向结算的,但语音业务是没有结算的,导致移动运营商认为有失公平)等。“当然,小灵通跟移动业务方面的问题变数会随着3G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有一个综合的决策,而不是专门针对小灵通准入、资费等的单独的专项政策,因为小灵通不是获得牌照的严格的移动通信。”
而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市场与产业室主任史炜则表示,目前小灵通也面临着很多技术方面的竞争,比如说华为的450兆CDMA、大唐信威的SCDMA等。当初小灵通的形成有特定的产业背景,而今天已经进入新一轮的竞争,围绕固话延伸业务,小灵通、大灵通都将展开多方面的竞争,到时候市场不会出现无序竞争,而是企业如何在这个领域出现更有效的转型。
与3G融合共存
浙江省通信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有“小灵通之父”之名的徐福新明确告诉记者,未来小灵通将和3G共存,3G的高端用户不会和小灵通的低端用户发生重合的冲突。
徐福新表示,运营商、制造商必须要对现有的8000万用户负责,小灵通用户绝大部分是中低层用户,收入有限,如果突然把网络撤消了,是对用户的不负责任。
徐福新认为,运营商和制造商的信心是小灵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素。运营商、制造商把小灵通作为一个过渡产品是不对的,有的地方小灵通做得不好,运营商就把它作为一个过渡产品,少量投资,做得不伦不类,老百姓的意见也很大。只有把小灵通网络做成精品网络,小灵通的生命才会长久。
徐福新举例,江苏、福建、黑龙江、湖北很多省市的运营商,把小灵通的网络质量看作小灵通的生命线,对用户高度负责,使小灵通质量基本上达到2代移动技术的水平。在当前通信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江苏2005年小灵通的增长率是29%,黑龙江最近也达到这个增长率。
徐表示,小灵通的基站比较小,手机功率更小,所以小灵通覆盖差、盲区多、选点困难,更为小灵通的发展雪上加霜,应该在基站技术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加强功率,研究和采用新技术,例如现在采用AM技术自适应编码处理,使基站的发射功率增加6到7倍。
在未来固网和移动融合的趋势下,徐福新认为,充分利用小灵通网络与3G网络的融合,是小灵通今后发展的趋势,“3G的高端用户和小灵通的低端用户不会发生转换和冲突”。他表示,网络方面加上3G的接口,也可以作为3G的控制中心,可以节省大量的投资,同时MRI数据也是可以资源共享的。
“小灵通在写字楼、公共场所,采用与WCDMA、GSM同一套设计方案,可以做到室内分布系统小灵通与3G的无限融合;而业务上通过升级小灵通的平台,实现业务上与3G资源共享;在终端上推出小灵通与3G的双模手机,可以达到终端的融合”。
但阚凯力却对双模手机的政策前景表示了担心,一方面运营商自己都没信心,另一方面国家政策还是一个瓶颈,小灵通的未来难料。
UT斯达康总裁吴鹰则表示,未来小灵通和3G一定是共存共荣。由于不同的市场定位,核心网都是基于IP网,同时终端手机的双模、多模化,这些都为小灵通和3G的融合奠定力基础。
吴鹰表示,中国政府有一个宏伟的计划,20年后,要把四亿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四亿人进了城,这些人里有84%没有电话,他们是没有必要都用3G的。虽然可能还有其它的技术取代小灵通,但至少目前从无线技术来讲,今后两三年之内,没有一个技术,系统加终端的综合成本能够低于小灵通。
运营商强调“技术中立”
“让运营商自己选择技术和决策的方向。”中国电信股份公司北京研究院决策研究部战略研究室主任蔡翔对小灵通的前景如此表述。
蔡翔表示,现在中国几大电信运营商都是上市企业,强调了公司利益最大化和股东利益最大化,企业做什么选择,一定会遵循这一点,如何发展小灵通也一样要遵循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只有运营商才能做出合理的选择,只有运营商知道自己做什么业务是赚钱的,做什么业务是不赚钱的。另外,消费者需求也会决定小灵通的市场前景,目前消费者的需求里有非理性成分,小灵通的定位是对固网的补充和延伸,其很大一部分市场是市场化选择的结果。”他说。
蔡翔认为,目前整个电信业务发展仍然是技术驱动,不是以市场驱动的,但今后的发展趋势是技术与市场共同驱动,再到市场完全驱动,现在小灵通起了加速器的作用,推动整个电信业向市场化选择方向发展。
蔡翔认为,小灵通无论怎么发展,运营商做什么,都是一个经济学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政府掌握的信息肯定是不完备的,只有运营商知道采用什么技术、发展什么业务是最好的,“WTO强调技术中立原则,我们希望政府在做决策的时候,只将技术作为选择条件之一。”
本报记者 李晓艳
责任编辑:林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