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独立报》记者费斯克曾前往秘密地点独家专访“基地”头号人物本拉登,他是唯一有机会与拉登“零距离”的西方记者。其10月1日在《独立报》上抛出拉登专访的少量内容后,2日接着向媒体全面透露他两度采访拉登的惊人细节,其中外界首度知悉的是:拉登亲口承认,确实是美国武装了他!
★藏身之
处:放眼崇山峻岭
1997年3月19日,一名持携站在查拉拉巴史宾哈尔饭店外的阿富汗男子邀我与他同车出城。通往喀布尔的路上沿途崎岖不平,周围都是崇山峻岭。男子一路上沉默不语。
我们最后在一处山腰停下来。几分钟后,一辆小货卡从山上开下来。一名穿着阿富汗服饰的阿拉伯人走向车子。我立刻认出他。我曾在一个受到严重破坏的村落见过他。他检查我的摄影机袋子与报纸,然后带我们进入拉登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和前苏联部队作战时建的山间小径,沿途险象环生。在我们进入寒冷的山区时,车子的挡风玻璃开始凝结水气。
天空出现夜光,我可以看到笼罩脚下深谷与头上的云雾。车头灯照亮已经结冰的瀑布与表面结霜的水塘。拉登知道如何辟建战备公路。在对抗苏军期间,许多载运弹药的卡车与战车曾一路蜿蜒而上来到这里。如今,这名阿拉伯人已经再度回到他熟悉的山区。我看到更多检查哨,听到更多停车吆喝。
接着,拉登本人出现了。他穿着作战服,戴着遮阳镜。他小心翼翼检查我全身上下,看着我。他浑身散发一股冷峻的气息。拉登曾邀我到阿富汗和他见面,却未曾表现丝毫的礼貌。他有如一部机器,仔细检查另一部机器。
这是我们第二次会面了:1993年年12月,我在苏丹首都喀土木首次见到拉登。为我引见的沙特记者卡绍基告诉我:“拉登从未接受西方媒体采访。”当我和卡绍基抵达苏丹北部的沙漠小村落艾尔马迪格时,我看到穿着金边长袍的拉登。他坐在一顶帐篷下,面前是一群对他崇拜有加的村民,身旁有大批死忠阿拉伯圣战士守护。拉登当时挟其雄厚财力,准备为村民建造一条可以连接喀土穆的公路。
★害羞的他:不习惯接受赞美
我的第一印象是,拉登非常害羞。颧骨很高,两眼狭小,穿着棕色长袍,在村中长老趋前致意时,刻意不与对方四眼相对。他对别人的感谢似乎很不自在,当孩子在他面前载歌载舞,传教士称赞他的智慧时,无法以笑容响应。
卡绍基向拉登伸出两手,拉登亲吻他的两颊。拉登可能心想,卡绍基一定基于某种理由而把我这个外国人带到他面前,因为在卡绍基说话时,拉登回头看着我,偶尔点点头。拉登身材高大。他知道,当他和一名西方记者握手时,他可以趁机宣传。
如今回想,我尽量寻找这个人改变全世界的原因,或者更贴切的说,促使美国总统布什必须让美国人民相信,这个世界已经永远改变的背后关键。埃及媒体曾经声称,拉登曾将数百名追随者一起带到苏丹,喀土穆的西方外交圈则盛传,其中一部分战士正忙着为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埃及等地的圣战组织训练。
拉登开口就让我非常不痛快:“媒体与外交界是垃圾。我是一名建筑工程师及农业专家。如果在苏丹主持训练营,根本无暇兼顾其它。”
拉登一开始拒绝谈论他的战争。他最后改变态度,而且认为我可能会向他提到“恐怖主义”。他希望解释他的阿富汗经验如何改变他的生命。他说:“在苏联入侵阿富汗时,我非常愤怒,立刻上战场,此后九年不断去而复返。我认为,阿富汗人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它使我明白,有权者往往为了宰制其它民族而使用不同的名义。”
★负嵎顽抗:500追随者死亡
拉登从阿富汗战争中得到哪些教训与经验?他曾负伤五次,死难的追随者约五百人。他说:“我对死亡毫无畏惧。身为穆斯林,我们相信,我们死后可以上天堂。在我们迎接战斗前,真主会赐给我们内心的平静。”
拉登谈到他当初亲自带到阿富汗,曾接受美国武装,如今已被遗忘的阿拉伯圣战士时说:“我们并未看到美国伸出援手的证据。在我的圣战士把苏军逐出阿富汗时,我们的阵营内开始发生分歧,于是我回到沙国,重拾兴建公路的旧业。我带回在阿富汗为圣战士挖掘隧道、辟建道路的工具及装备。”
访谈结束时,我问能否拍照留念。本?拉登起初有点犹豫。但他最后站起来,在我的镜头前露出些微笑意。我拍了两张。(天石
天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