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欣教授请刘雅格先生在课堂上为同学做讲座
课后孙中欣老师与同学在交流.
文/图:盛磊岚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孙中欣的《同性恋研究》公选课自今年9月8日开课以来,每节课都爆满。9月22日晚,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高燕宁开设的《同性恋健康社会科学》的第一堂课,同样座无虚席。当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同性恋这一领域时,眼神中所蕴涵的意味是否一样?同性恋课程的火爆能够告诉我们些什么?
学生听课仅仅是因为好奇吗?
"如果仅仅是因为好奇,学生来过几次后就会不来了。"高燕宁教授笑道,"学生对一门课感兴趣,更多的是觉得这门课有价值"。
据了解,在2005年的《同性恋健康社会科学》的第一堂课上,至少有2/3的学生以前就来听过课。
传统教育中,"性社会学"、"社会性别"、"性健康"、"女权主义"这些课程都不同程度的涉及到了同性恋的内容,单开同性恋课程复旦尚属首例。但弥补知识面的不足并不是学生来听课的唯一因素。
高燕宁教授表示,"中国的传统教育缺少灵魂",尤其是在经济建设时期注重的是技术,丢掉了很多人文的东西。社会很冷漠,人与人之间缺少感情。
媒体曾经报道过,一家医院的医生得知患者是艾滋病人后,竟让把病人留在手术台上,全跑了;由于害怕其他病人知道医院接收了艾滋病患者而不来看病,一些医生将艾滋病患者拒之门外……
高燕宁教授说:"学医的人都应该学过医学伦理学,但依然会发生这样的事,这就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试图将一种人文精神通过这门课,传递给学生,挑战他们固有的思维,教会他们用更多的视角来看待世界,用更宽容的心态来面对世界。"
至今,让高燕宁教授记忆犹新的是一封本科生的来信,信中说,他在课堂上学到最多的是宽容、谅解与正视生活。
课堂上孙中欣(左站立者)在为刘雅格先生(右站立者)的讲课做补充说明.
异性恋会被诱导成同性恋吗?
当同性恋相关课程的开设引起社会轰动后,一部分家长公开表示反对,原因是担心自己的孩子接触这些知识后会改变性取向,成为同性恋者。
公开了同性恋身份的周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解释说,过去绝对强势的异性恋没有使少数同性恋的性取向发生变化,反过来又怎么可能呢?
对于同性恋形成的理论,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是本质论,认为同性恋的形成是先天的;另一种是建构论,认为同性恋的形成是后天的--就像把一个女生从小当男孩子养,就容易使这个女生偏向男性化,从而喜欢女性。
高燕宁教授表示,如果建构论成立的话,我们只要把女孩子当女孩子养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同性恋也就不存在了。而且,国际公认的同性恋人数一直保持在总人口的2%至5%,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同性恋的稳定性。
也有人将同性恋与变性人相提并论。高燕宁教授说,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同性恋者是认同自己的社会性别的,只是在性取向上与平常人不一样。变性人不认同自己的社会性别,不是因为性取向的问题才去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