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之后,28日上午,经三纬六路路口的“老洋行”正式向后平移。
11时许,随着济南市委副书记、副市长杨鲁豫按下平移电钮,在六组十八根粗壮钢筋绳的牵引之下,“老洋行”开始“后退”。
40名工人分布在“老洋行”里里外外每一
个关键部位,全神贯注紧盯每一个环节:底座、钢棍滚轴、钢绳、百分表等,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为了减少底座的摩擦、使滑行轨道严格保持零度水平,施工工人仔细地一遍遍扫去轨道托盘上的沙土。为了使“老洋行”均匀受力,施工人员不停地验校钢绳的拉力。“老洋行”在人们毫无觉察中一毫米一毫米地“后退”。
通过“老洋行”底座设置的百分表,可以看到“老洋行”在移动:百分表稳定地转了一圈又一圈,每转一圈表示“老洋行”“后退”了一毫米。从11时到12时,“老洋行”后退了约50厘米。
下午1时,平移再次启动,从1时到5时,“老洋行”后退了4米。28日平移工作暂停后,老洋行总共后退了4.5米。29日,平移还将继续,按照这一速度,29日就可走完15.3米路程,完成平移工作。
这是山东省首次以平移的方式保护老建筑,“老洋行”的平移保护,牵动着诸多市民的心,不少市民闻讯赶来一探究竟,由于前来观瞻的市民太多,工作人员不得不对他们进行劝阻疏散。
承担“老洋行”平移保护工程的山东意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奎介绍说,“老洋行”平移到位后,为保护其安全,用于加固的轨道及滚轴不再取出,同时采用了减震隔震技术,在“老洋行”下设计安装12个减震隔震橡胶圈,使得“老洋行”在平移后比原来更有安全保障。
另据介绍,为了使市民能够了解“老洋行”的历史、保护经历,在纬六路人行道上将保留“老洋行”的三段底座遗址,与平移保护后的“老洋行”相呼应,成为历史见证。保留的轨道及滚轴上面也将铺上透明的钢化玻璃,让市民今后能看到当时的平移情形。
平移完工后,“老洋行”的保护性修复工作也即将展开。(记者张刚常新喜)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