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世成在全市加快旅游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上强调
做好六篇文章实现五个转变推动我市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
本报讯 全市加快旅游经济发展工作会议26日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杜世成在会上强调指出,要充分认识旅游业
在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将旅游业作为青岛可持续发展战略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主攻方向、做好六篇文章、实现五个转变,实施全面领导,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化参与的大旅游格局,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
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崔锡柱,市委副书记王文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长聚,市委常委、秘书长张泽忠,副市长臧爱民,市政协副主席邹立健出席会议。
杜世成在讲话中指出,青岛旅游业发展正面临着两个重大课题,一是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使青岛的旅游业真正成为主导产业;二是旅游业自身发展面临着一次重大转变。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发展旅游业,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推动整个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产业。
杜世成强调,要充分认识旅游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努力推动旅游业发展。发展旅游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旅游业是一个资源消耗相对较小的生态产业,是一个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的朝阳产业,是一个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产业,是可以展延、培育城市精神的文化产业,是青岛建设世界知名特色城市必须发展的一个产业,也是一个富民产业。全市上下都要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动员起来,明确目标,抓住重点,加快发展旅游经济,所有的部门和区、市都要参与旅游的发展,每个市民都要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推动者。
杜世成指出,青岛发展旅游产业要明确主攻方向,做好六篇文章。要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的基本内容,立足于青岛山、海、城、人、文、商的鲜明特色,突出重点抓旅游。一是要做好海的文章,大力发展海洋旅游,包括海洋科技、海洋文化、海洋运动、海洋观光,以及海湾旅游和海岛旅游。二是要做好山的文章,青岛不乏名山,崂山就是非常突出的名山,还有大珠山、小珠山、大泽山、鳌山、鹤山等众多名山,要加强包装推介,围绕这些名山做好山水生态、历史文化、林果园艺等山的文章。三是要做好城市这篇文章,我们的城市是一条大道串起七个组团,七大组团中蕴含着众多历史景观,要充分发掘其中的旅游资源,做好城市的文章。四是要做好品牌的文章,青岛具有的品牌工业、品牌农业及名人,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而且是一种更高级的资源,是符合现代旅游特征的旅游资源。五是要做好文化的文章,青岛虽然只有一百年的历史,却凝聚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浓厚的近代文化,以及较发达的现代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是青岛独特的优势,要立足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其中包括历史文化、影视文化、景点文化、表演文化、节庆文化、名人文化等。六是要做好购物、会展的文章,青岛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应该具有全国乃至世界最好的购物场所和最好的购物选择,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来青岛进行购物游。
杜世成指出,要围绕全力推进青岛旅游上档次,加快实现五个方面的转变。第一要向质量型转变。不以追求游客数量为目标,而以游客的消费强度和对经济的拉动能力为标准。第二要向度假旅游转变,加快发展以游艇和邮轮为标志的度假旅游,以及海岛度假、海滨度假等,进一步提高旅游质量。第三要向参与型旅游转变,努力扩大旅游的健康参与、学习参与、运动参与、表演参与等内容。第四要向品牌特色转变,努力创出更多的名牌旅行社、名牌景点、名牌酒店,靠品牌发展青岛旅游。第五要向国际化方向转变,努力使青岛的旅游成为国际旅游链条中的重要节点,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要成为国际邮轮的靠泊码头。只有实现这五大转变,青岛旅游才能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杜世成最后强调,各级要切实加强领导,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化参与的大旅游格局。各级政府要主导形成旅游大合唱,确保旅游安全,形成人人关心旅游、人人支持旅游、人人参与旅游的局面。要主导培植大企业,没有大企业就没有大旅游,要引进、培养、培植一批大型集群化旅游企业,加快旅游业发展。要主导建设大项目,旅游大项目建设是旅游的基本建设,要紧紧抓住不放,利用开放的方法、招商引资的方法,高水平规划,社会化参与建设。要主导形成大配套,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搞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等各方面配套建设。发展旅游产业要坚持不破坏山海生态,不牺牲淡水资源,不背离政治方向,不损害社会公德。各级政府要注意强化政策引导,全方位做好旅游宣传推介工作。
崔锡柱就我市旅游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主要任务等做了部署。
市直各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区、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旅游主管部门负责人,有关旅游服务机构以及主要旅游景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等旅游企业负责同志,民航站、航空公司、铁路青岛办事处等单位负责人等参加会议。(本报记者林兢)